多年来,在朱智荣的带领下,火炬歌舞团先后创作了500余部优秀作品,其中,荣获全国、省、市各类文艺比赛大奖的就有100余个。此外,他还身体力行,带领歌舞团的红色轻骑兵文艺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进行公益演出,并积极参加辖区内的文化义工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215.3小时,他也因此获评2022年第四季度“中山好人”。
文/本报记者 王蔚然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创作一批优秀作品
提起朱智荣与文艺工作结缘,还要追溯到1989年,那时,20岁的朱智荣应征入伍,光荣加入军乐团,担负作曲、乐制作、演奏、指挥和教学等工作,让他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朱智荣告诉记者,除了圆号和小号演奏外,他还在部队里学会了吉他、贝司等乐器,此外,由于服役期间的出色表现,1999年他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阅兵,担任联合军乐团二大队圆号一声部首席,并先后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等荣誉。
2001年,朱智荣从部队转业进入火炬歌舞团工作。他的目标,也从之前的搞好每一场文艺表演转变为创作一批传得开、接地气、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火炬歌舞团先后策划承办了文艺演出3000余场,创作优秀作品500余部,其中,荣获全国、省、市各类文艺比赛大奖就有100余个。
■传递中山文化好声音
在朱智荣看来,文艺作品不仅仅要创作出来,更需要送到群众中去,因此,从2001年开始,火炬歌舞团始终坚持每年完成15场送文艺进社区进企业的公益演出。此外,朱智荣还会亲自带领歌舞团的专业老师到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举办舞蹈、声乐、主持、戏剧等表演公益课。
据统计,截至目前,朱智荣累计义工时长达2215.3小时,先后荣获中山市红十字志愿者艺术团“十佳志愿者”、中山市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文艺志愿工作先进个人”“中山好人”等称号。
“火炬歌舞团是中山的文化企业,担负着宣传和传播党的先进理论的重要职责,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只有立足本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山声音。”据朱智荣介绍,多年来,为了讲好党的故事,讲活中山故事,火炬歌舞团充分挖掘《横门保卫战》等中山重大历史事件,创作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其中,中山市原创红色题材话剧《风起》在广东省内巡演,受到观众们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