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6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终年86岁,生前确诊罹患白血病
~~~——这批由鸟类骨头制成的笛子可模仿猛禽叫声,可能用于帮助人类捕猎
~~~——
~~~——
~~~——
~~~——
~~~——
~~~——
~~~——
~~~——
~~~——
~~~——
~~~——以下企业的营业执照遗失,现声明原营业执照作废。
~~~——
~~~——
~~~——
~~~——
~~~——
~~~——

 
2023年06 13
癸卯年四月廿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6版 2023年06月13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以色列发现1.2万年前“微型笛子”
这批由鸟类骨头制成的笛子可模仿猛禽叫声,可能用于帮助人类捕猎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12日电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发表声明说,一个跨国考古团队在以色列北部胡拉山谷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的“微型笛子”。这批由鸟类骨头制成的笛子可模仿猛禽叫声,可能用于帮助人类捕猎。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

  声明说,在位于胡拉山谷的艾因迈拉哈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包括鸟类在内的多种动物骨骼,其中七块细小鸟类翼骨上的痕迹较为特别。这些翼骨距今已有约1.2万年历史。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起初研究团队认为这些痕迹是较为脆弱的鸟骨头的常规磨损。但经仔细检查发现,极为细小的洞口间隔非常均匀,很明显是人为所致,且与笛子一样可发出声音。

  胡拉山谷一带冬季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食物来源充足,至今仍是候鸟在欧洲和非洲之间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报道说,艾因迈拉哈遗址在公元前1.2万年至公元前8000年有人类居住,期间人类活动正经历从游牧的狩猎采集向更固定的半定居社区的转变,其食物来源也从之前的羚羊、兔子或狐狸等较大猎物转变为横跨胡拉山谷的湖泊中的鱼类和小型水禽。

  声明称,考古学家将笛声与在这一遗址发现的数十种鸟类的叫声比较,发现与欧亚雀鹰和红隼等猛禽的叫声相似。研究人员认为,当人类猎手在水鸟附近吹这种笛子时,欧亚雀鹰和红隼会以为是同类鸣叫而被吸引,进而引起其他鸟类的混乱,这样人类更容易捕获猎物。

  这一考古发现提供了有关人类捕猎方式的新的重要信息。笛子发出的声音还拥有社会文化象征功能,为人类早期利用声音捕猎提供了证据,并为研究人类从捕猎采集向农业活动的过渡带来一定启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