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

 
2023年06 19
癸卯年五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3年06月19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奋力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山样本”
  党西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中山具有自身鲜明的独特性,应该奋力塑造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山样本”。

  ■塑造人口数量和人才数量的红利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庞大的人口数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2021年末中山常住人口446.69万人,人口数量较大。近十年,中山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程度人口出现了巨大提升,人才红利逐渐出现。但是人才红利需要大量的人才数量,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优化的人才结构,在这些方面中山依然有很多艰巨的难题要克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人才发展的基础,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全社会学习氛围的构建,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人口红利推向人才红利,实现人才红利接上人口红利的接力棒。2023年5月29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未来亟待大力提升教育能力,将人口红利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人才红利。另外,在消费市场上,庞大的人口规模能够产生巨大的消费,在需求端刺激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成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外,人口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需要与人口数量相适应的各种保障体系。新时代,人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保障提出了更新的需求,推进均衡化、高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够为数量巨大,结构优化的人口队伍提供保证。

  ■在发展中持续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22年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8.57万元,2022年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9万元,在全国排名前列,而2022年中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6万元。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必须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改革,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留下来的问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既要对其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有认识,也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科学持续推进共同富裕。

  ■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也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反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文明,也要有发达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如一体两翼,不可偏废。在新时代,中山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动力。未来中山也将持续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共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协调的发展动力。

  ■不断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支撑点。中山曾经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曾经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享誉全国。曾经的粗放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环境提出了新的期盼。未来需要直面生态环境的新挑战,不仅要看到眼前发展,更要看重长期饭票,为永续发展提供新机遇。

  ■不断展示和平发展的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文明的独有特色。中山有大量的海外华侨,这不仅成为对外经贸的稳定器,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持续打好华侨牌,不仅有助于塑造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方式。中山持续开放,有助于展示香山人热爱生活,勤朴诚恳,积极勇为的特点,助力于展示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形象。

  总之,中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在新征程上需要不断塑造人才红利,推动人民共同富裕,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奋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样本。作者供职于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