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4日-15日,市文联举办全市文联系统文艺骨干培训班,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受邀作题为《岭南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报告。
江冰教授对广东地域文化进行扫描,细致分析了广府、客家、粤西、潮汕这四个地域特征。从文化延续到发展融合,每个地域都保留着鲜明的地方色彩,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民风习俗、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性格。他指出,要珍惜广东本土文化,广东需要本土化表达,鲜明的文化描述才能更好地把岭南文化传承下去。
其间,江冰教授在中山市及珠海市进行了田野调查,深入到乡间了解本土民风民俗及传统文化,随后有感而发,撰写了随笔作品《访中山市:谈香山文化 寻名人足迹 品广府美食》,本报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中山,早晨!同属广府,气息与羊城相近,但城市空间更加舒展。宽阔大街,巨大公交站,让我想起上海老街一个站牌的公交站。肠粉种种,市场铺档,城中村与现代公园交相辉映,这个距广州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级市充满生活气息。
应邀赴中山文联讲岭南文化,重点为“香山文化与近代广东崛起”:
——香山县明清时就属广州府,在珠三角文化经济以及近代广东崛起中扮演重要角色。之所以由香山改为中山,就因为出了孙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为首,香山出了一个“人才军团”,可谓群星灿烂,蔚为壮观;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先驱容闳,留美幼童出身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华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轮船招商局第一任总办唐廷枢,中国保险业创始人、“茶王”徐润,等等;
——香山历史,澳门占有不小篇幅。400多年前的澳门就已经成为海外贸易以及广东面向世界的窗口;澳门是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是明朝中国最早的租界、远东最早开放的特区、远东最早的传教中心、东西文化双向交流最早基地。
课堂里讲述,田野调查中确认。
访中山南区街道沙涌村,起因是四年前结识马家枪传人马钰泉先生:健硕身板,赤面关公般脸庞,双目炯炯有神,握手时可感受手掌厚实力道沉稳。马家枪源远流长,出自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戚继光《继效新书》记载,可谓青史留名:与宋末马南宝勤王,清义和团乡勇抗英和抵抗日军有关。义勇名世,屡建功勋。如今列入中山非遗代表性项目。马钰泉为沙涌马家枪第五代(马氏家族第二十五代)传人,以传承发扬马家枪传统为一生目标,文化传承有脉可寻,令我敬佩不已。
拜访沙涌马家枪会馆后,行百步,即是先施公司创始人马应彪当年回家乡盖建住宅以及慈善机构妇幼院。侨乡所以西风熏染,全因几代华侨海外奋斗致富,反哺家乡祖国。马应彪被誉为“中国百货先驱”,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支持革命,并以巨款资助广州岭南大学,成为第一位华人校董。香山商人群体与“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香山知识分子交相辉映,为广东近代崛起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化强国历程贡献不小,值得铭记。
我在沙涌村,再三询问宋帝遗迹可有?答:就是新建村口牌坊,上书“宋帝遗迹”四个大字。民国沙涌学校现改为香山书房,书房一侧原为马氏宗祠,曾为宋帝行宫,暂时栖息七天。可惜后来被毁,遗址上建公社礼堂,小小舞台见人生见风云。
仰望牌坊,不禁百感交集,一时无语,怅然若失,沉默伫立而不顾同行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风流云散,薪尽火传,尊重历史,我们一直在学习。
访沙溪镇濠涌村方氏大宗祠,大门对联:婚联宋室,谱溯闽邦。可见广东姓氏源头多在中原,南下福建再转广东。神牌位一侧,依墙有竹扎花灯一排,为添丁挂灯。生男丁的族人,正月在族长见证下挂灯、开灯、结灯。其间莲藕灯抓眼:上莲花下莲藕。询问下:“莲塘水藕”,好意头。莲藕是水生植物,水为财。四节莲藕相连,寓意代代相传,藕断丝连。有白花(男),有红花(女),有绿叶,寓意开枝散叶。与守宗祠老者合影,他不停说:就走就走?还未敬茶。一派古风,令我感动。
中山市中心城区分四个街道辖区:东区、南区、西区和石岐区。仅南区就有众多名人,让我惊喜——马南宝为我仰望:南宋穷途末路之时,倾尽家财,勤王宋帝,忠义殉国,其家国情怀乃中国传统美德集中体现。先施公司的创始人马应彪、“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永安百货郭乐等等。人杰地灵,清末民初呈现振兴高峰。香山人才群体由此高光呈现。
中山美食值得一说再说。
石岐乳鸽,中山美食一绝,招牌菜。生长21-28天乳鸽腌渍之后,经烤箱烘烤而成,以脆、鲜、嫩扬名;糖醋排骨,上好部位骨肉恰好比例,浓酱甜醋入味,颇有江南风,细品又属中山味道;菊花入菜,药食同源,既喜气又时令,正所谓美色可餐矣;蒸鱼一流,蚝仔炸酥;上汤桑叶,煎蛋毕加沸水煮十分钟,汤白如乳再下桑叶,清新可口。
每至中山,餐桌不免怨词:中山咸淡水,海鲜烹饪不输顺德,但名声被抢,你食你食,有何逊色?细细品味,中山美食完全可以比肩广州以及“南番顺”,且又有自身食材风味。其实,不必在意,同属广府,同在粤菜旗帜之下,做好自己要紧。食在广州,食在广东,彼此相爱,交流融汇,蔚为大观是正道。
城区大厦酒楼佳肴上乘,郊区园林中亦有风采。豪雨如注,雨后初霁。忽有阳光照进林中,空气清浏,草木气息夹着荔枝龙眼果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令人怡然自得。农家田园,触目皆景。若论餐桌美学,此处室内室外,十足中国意境,田园野趣。说什么雅人俗人?就是欢欢喜喜,一枚食客而已。
作者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