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题材多、有新意
据悉,为保证公平公正,本次参赛作品需经过初审、复核、复评及审议等多个环节。最终,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罗丽,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文萍,香港浸会大学客席讲师、制片人、导演、电影教育家高冠玉等组成的评委团,评选出《香山大商》等10件作品作为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
周文萍介绍,本次征集的参赛作品以中山文化为核心,表现了包括孙中山、马应彪、郑观应、苏炳添在内的政治、经济、体育等中山各界人物,讲述了从古至今各个时间段的中山故事,题材多样、质量较好,不少作品富有新意。“本次大赛的参赛作者不仅有中山本地的,也有不少来自外地的作者,说明活动的影响力已经走出了中山。这有助于中山文化的对外推广,以及借外来智力推动本土影视发展。”周文萍说。
■让影视作品成为传播中山文化的新载体
徐明卉来自山东济南,本次比赛中,她凭借参赛作品《香山大商》获得电影类一等奖。她表示,自己一直对各地的人文历史、文化传承很感兴趣,平时会注重收集一些史料。因为有家人、朋友在广东,她对广东也比较熟悉,在选题的时候就想到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马应彪和郭氏兄弟。徐明卉介绍,自己花费了两个多月查找资料,“作品主要讲述了香山商人怀揣着爱国情怀,携手共进、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故事。”徐明卉说,中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许多红色故事、人文传承值得去挖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将中山的文化传播出去。
获得电视剧类二等奖的作品《南粤香商》的作者蒋志伟从小在中山长大,对中山的历史人文很熟悉。“我选择的侨商这一题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蒋志伟介绍,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剧集,《南粤香商》对真实性的要求高。为了让剧本更贴近现实、让人物更立体全面,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查阅大量资料,还特地到澳洲华人街感受当地的华侨文化。他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为中山书写“文化兴城”大文章出一份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山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