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六
~~~——
~~~——
~~~——
~~~——
~~~——非遗集市、美食集市、水上运动项目展示、民间艺术巡游……我市精心组织策划,为市民献上“文化盛宴”
~~~——
~~~——

 
2023年06 24
癸卯年五月初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3年06月24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巩固文化主体性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高度总结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有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依靠文化主体性,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信心百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只有深刻理解气韵独特的文化传承,才能读懂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只有准确把握独一无二的历史轨迹,才能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

  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2022年5月27日,在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因为不同,所以无从复制,所以独树一帜。从横平竖直的汉字中、从孔孟老庄的思想中,从经史子集的典范中……我们不断领悟到,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品格的民族,中华文明是自有体系的文明。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注定了中国的问题产生于中国的土壤,只能由中国人解决,只有中国人能解决。

  “两个结合”巩固了有着深厚根基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如何继续发扬光大?如何巩固其主体性?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予以生动论述: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思考深邃,真理昭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正是通过“两个结合”建立起来的。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下转03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