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世球 通讯员 钟世坚
■中山药品进口口岸一年进口货值达1.5亿元
“以前药品进口必须‘绕道’广深等地,如今直接从中山港口岸运输至公司厂区,仅需半小时,每年节省数十万元物流运输费的同时,效率更是大大提升。”提起药品进口口岸带来的便利,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田玉苗拍手称快。中山港口岸是国内的第27个、省内的第4个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于2022年5月正式启用通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进口药品共288批,进口药品数量约1571吨,货值人民币约1.5亿。
如今,落户在中山健康基地的企业已超600家,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文旅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格局,构建起一个从覆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资本金融、孵化加速、规范生产、高效流通全过程的产业创新体系。中山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药品进出口量大,药品进口口岸的启用打通了销售环节上的壁垒,实现了对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等链条的补链强链。
除了流通环节的畅通外,市市场监管局还在服务环节发力,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专班,全力以赴服务好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制药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产业创新获得突破,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先后获批上市,其中,卡度尼利注射液仅上市半年就取得产值超5亿元的佳绩。2017年至今,全市制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16.5%。
■普通化妆品综合审查效率提升20倍
位于南头镇的诺斯贝尔生产车间,一包包湿纸巾正从全自动包装机流向智能贴盖系统,通过机械手臂贴上盖子,一片片膜材被自动取膜机械手放到全自动面膜折叠机上,经检测后折入袋中。作为全球最大面膜产能规模的化妆品企业,得益于数智化改造,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诺斯贝尔出现。
化妆品产业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拥有化妆品生产企业72家,2022年产值突破13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5家。近年来,我市化妆品生产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升级提升产能和效率,而在审批环节,市市场监管局则通过审批效率的提升,使化妆品更加便捷地流通,以更快速度到达全球各地和消费者手中,助推产业升级和发展。
2021年5月,我市上线化妆品备案新系统,审查人员少与审查量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普通化妆品备案进度严重滞后。同时,审查环节智能化程度低,审查失误率居高不下,审查标准未能精确一致,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于备案审查工作的满意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依托“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在全国首创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人工智能审查系统,搭建“多规合一”综合信息数据库,实现化妆品备案智能化审查。
据悉,该系统使平均综合审查效率提升20倍,初审失误率从10%下降至2%。同时,审查质量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审查人员核查造成的漏判、误判,统一了核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