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诚亿近3万平方米的深圳生产园区,车间里放满了设备,生产场景跟天气一样火热。就在5月31日,中山诚亿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正式开工建设。9万平方米的“美丽园区”,将承载这家企业的“美丽梦想”——成为全球智能装备领先者。
总策划/伍学标
策划/程明盛 吴森林
统筹/本报记者 黄凡
采写/本报记者 黄凡 陈伟祺
摄影/本报记者 刘万杰
●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攻“屏”装备
诚亿于2011年成立,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谓十年磨一剑。在泛半导体封装领域,诚亿的平板显示器制程装备,实现了进口替代,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难题,被显示龙头企业广泛使用。
“这些是为京东方量身定做的产线。我们现在可以生产一段工艺的设备、一整条的生产线以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董事长张天伟介绍,“目前我们与京东方、天马、华星等半导体显示产品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内销全国20多个省市,产品还远销北美、东南亚等地区。”
车间里整齐摆放着正在组装和调试的设备,由于订单多,设备已占满整个车间;部分待交付的设备,已打包转移到车间外。“我们每年以20%-30%的增速增长,这个园区,已经装不下了,我们需要规划建设自己的园区。”张天伟说。
记者留意到,这家企业有自己的“美丽文化”,现在租用的园区里,企业为员工辟出了篮球场、健身场地、K歌房,设置了学习提升的图书角、诚亿学院。张天伟介绍,已在民众街道动工的中山基地,是企业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产业园,员工生产和生活环境、企业生产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改善,因为企业的愿景便是打造“美丽诚亿”,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员工身心健康、产品质量等,都要“美丽”。
作为“小巨人”,诚亿是显示屏封装领域领头羊。在研发实验室,一些高端定制装备正在研制中。在一台封装设备前,工程师正在调试。这是一款能够实现大尺寸屏幕封装的高端装备,装备上的压头长达80厘米,要在28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显示屏的封装。该装备的难度在于对工艺参数要求很高,作业时要保证整块大屏幕温度误差在正负3-5摄氏度之间,平整度控制在几微米的误差内。这款新的封装设备,将进一步提升高端屏幕封装的效率。
在新型显示装备领域,诚亿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已研制出能够用于电子纸、柔性屏、AR/VR领域的封装装备。为了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服务效率,诚亿旗下还成立了4家子公司和1个办事处,分别围绕显示装备的周边核心部件进行研发和制造。张天伟表示,企业研发团队有100多人,每年公司用于研发的费用约占营业收入的9%。
●瞄准深中通道布局,效率就是效益
从手表到大电视机,在数字化时代,显示屏、触摸屏在生活中的运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对平板显示器生产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抓住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的机遇,诚亿2020年开始借助资本从稳步走到快步走,积极为IPO作准备,加速自身在全球市场布局。除了加快原有领域装备体量成长,诚亿还介入了新赛道新能源装备领域,企业迫切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家”来发展。
作为电子消费领域的装备企业,效率就是效益。董事长张天伟带着团队先后在多个城市进行考察评估,来中山之前,也曾在惠州、东莞、佛山、珠海考察。综合比较后,他们将落脚点选在了中山。“我们最后选择中山,是紧跟国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特别是深中通道建成以后,中山跟深圳的距离缩短,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深中通道通车后,企业位于深圳的研发总部会转移到靠近深中通道的入口处,目前新的总部已在布局,就在深圳机场附近;企业在中山的家就在深中通道另一头,两边距离缩短到30分钟车程。“相较珠江西岸其他城市,中山投资成本未必最低,但效率肯定是最优的,我们的布局选择的是效率至上,企业正在快速发展,效率就是效益。”
就在5月31日上午,中山诚亿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正式开工建设。布局3栋厂房,1栋职工宿舍,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各类制程设备约1500台,产值10亿元。张天伟介绍,去年企业与中山对接,今年生产基地就实现开工,希望明年6月就能搬迁到中山的新园区。
跟随诚亿的布局,该企业许多核心员工也开始在中山买房,也解决了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的难题。张天伟说:“届时,我们早上一个大巴(两边通勤),你在这边上班,也可以到那边工作,就是早上一个大巴过去,晚上一个大巴回来的事情,方便得很。”他由衷地表示,中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发展潜力的城市。未来,企业将以中山为制造基地,向全球开展研发和销售布局。
【对话】
深中通道促两地产业要素高效流通
◎记者:诚亿为何选择在中山布局?
●张天伟:中山地理位置优越,深中通道建成后,我们企业在两边来往的通行时间大约30分钟,这将大大提高两地的工作效率,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而且中山产业配套齐全,生活成本偏低,我们的员工都很愿意落户中山,有利于人员的稳定性,对于我们企业而言,可以留住人才。
◎记者:中山的营商环境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张天伟:不仅我们,包括很多友商、客商,都很关注中山的发展。前期洽谈,我们感受到了中山的诚意和贴心的服务。我们也留意到,中山、火炬开发区最近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惠企政策,力度很大,很有吸引力。中山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地方,我们也向身边有发展需要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推介中山,希望大家加强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记者手记】
“深中半小时生活圈”优势渐行渐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诞生于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宣传语,反映出深圳这座城市崇尚实干、追求效率的精神气质,时至今日仍然是深圳高速发展的最强动力。
效率也是企业的经营核心,比的就是“先人一步”,追求的是与时间赛跑。随着近日海底沉管隧道合龙,今年年底深中通道将全部贯通,预计明年6月份建成通车。通车后,未来由深圳到中山的时间大大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将无缝融合,届时深圳、中山两地将真正进入“半小时交通生活圈”。
有了“天时地利”,还要有“人和”。近年来,中山坚决打响干部队伍转作风、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头号工程”,用心用情、无私高效服务企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逐渐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大大方便两地市民出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实现生产经营、人才服务等领域超400个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这些围绕提升城市承载力所作出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正因如此,我们从企业家口中了解到,中山成本低、效率高、速度快、环境优等优势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深圳企业家的认可和肯定,并成功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选择中山、投资兴业。深中通道通车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相信,中山坚持向改革要效率,加快推动深中“六个一体化”,必将能够更好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必将能够为中山发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