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准备登顶了,我要回去救人。”在海拔8450米的皑皑雪山,虽然珠峰之巅就在眼前,谢如祥还是毅然放弃了冲顶。当时,身为珠峰登山队队员的谢如祥和领队发现了一位挂在路绳上生命垂危的中国籍攀登者。在攀爬珠峰的短短几天里,谢如祥目睹了不下10条生命永远停留在8000多米的高度。他深知,在生命禁区之上,有资源(氧气、水、夏尔巴)不一定有生命,没有资源绝无生路。他眼前的路绳上挂着的,是一条没有资源的生命,正在流逝的生命。
在鲜活的生命面前,谢如祥放弃宝贵的登顶机会,选择了营救。据了解,获救的刘女士是独自报名攀登珠峰,由于体力透支、补给物不足等原因,在途中遇险。好在有谢如祥等人相助,刘女士当天晚上身体已恢复,目前状态良好。
今年54岁的谢如祥曾是北京大学山鹰社的创始队员,1990年就以队长的身份率北大第一支也是中国民间第一支登山队完成了山鹰社的处女登(登顶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就梦想登顶珠峰。在生命禁区救人,并非他的首次。在1991年冲顶慕士塔格峰时,他就曾为了搭救其他登山者而放弃登顶。
此次虽与登顶珠峰的理想失之交臂,但谢如祥说,“个人理想没法和生命相比”。谢如祥说,虽然未能成功登顶珠峰,但是他不会放弃,自己已经在为下一次出发积极准备。本报记者 余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