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等多措并举,不遗余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做强做大……近年来,中山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头号工程,对标对表先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本报记者 徐世球 文波 通讯员 钟世坚 刘璐琦
■新增市场主体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61万余户市场主体中,私营企业233187户,同比增长9.76%;外商投资企业6094户,同比增长7.59%;个体工商户360014户,同比增长12.68%。我市市场主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以10万户为单位,中山市场主体达到30万户的时间是2016年3月、40万户是2019年7月、50万户是2021年9月。从30万户到60万户,每增长10万户分别用时3年4个月、2年2个月、1年7个月,用时越来越短,加速进入每年净增市场主体超过10万户发展阶段。
以今年4月为例,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149户,同比增长9.03%。其中,个体工商户9148户,同比增长8.36%;私营企业4590户,同比增长7.95%。私营企业新开业数量又达新开业个体户数量的50.19%,表明我市市场主体结构优化、质量提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三乡镇是我市南部经济重镇。今年以来,三乡镇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1.54%,总量超3万户,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个体工商户18246户,同比增长23.31%; 私营企业10644户,同比增长19.26%。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三乡分局推进“全程电子化”“一照通行”等便民惠企服务举措,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工作。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使社会投资意愿持续增强,为三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今年2月,《中山市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是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头号工程推进,压缩办事流程,提升群众获得感。例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对标对表深圳,发挥中山作为全省“一照通行”改革试点的优势,优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中山特色专区与深圳“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互挂链接,加快实现两地开办企业“一窗式、网上全流程”无缝对接办理。推进企业开办全流程“免费办”,依托个私协会组建企业开办代办团队,免费为市场主体提供企业开办、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等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
■中山投资环境受香港资本青睐
“只要是好项目,中山不缺地。”在今年4月举行的华侨华人促进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中山)暨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推介会上,市领导从产业空间、投资奖励、融资服务、创新激励、人才政策、政务服务方面介绍中山最新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解读中山“政策大礼包”。
香港一直以来是我市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近年来,中山不断深化与香港经贸往来,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香港在我市投资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今年1-5月,吸收香港投资11.09亿元,同比增长41.66%。截至目前,中山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500多家,投资总额265亿美元,其中港澳资企业超3200多家(港资企业超过23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