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7版:文化 新闻列表
~~~——以中山慈善万人行为创作背景
~~~——
~~~——
~~~——聚焦山乡巨变
~~~——
~~~——
~~~——

 
2023年07 19
癸卯年六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7版 2023年07月19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走进圣狮村史馆
了解灰塑技艺传承与创新
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教师陈凯彤讲解3D建模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通讯员提供
  本报讯( 记者 李红 通讯员 陈健儿 陈安漪)7月16日,由中山市自然资源局主办的“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传统建筑小课堂——灰塑”在沙溪镇圣狮村举行。本次活动探讨古建筑修复、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吸引了教师、规划师以及圣狮村返乡大学生等近80人参加。

  灰塑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建筑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民间称之为“灰批”。灰塑技艺在中山传承多年,全市分布着许多以灰塑为建筑装饰的传统建筑,形式多样,各有特色。沙溪镇大兴村,与圣狮村原同属象角乡,也曾是“建筑之乡”,灰塑师辈出,活动主讲人冯嘉锐便是其中之一。冯嘉锐介绍,灰塑是运用石灰和草料作为塑造的原料,在建筑各部位塑造不同题材和意象的一种传统工艺,是在建筑立面上的立体装饰。灰塑最常用在建筑的几个位置,包括门额、窗楣、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以及拱券围栏等。“灰塑常用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以及由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吉祥文字组成的各种吉祥的图案等,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冯嘉锐认为中山建筑中的灰塑,呈现出三大主题特点,除了以上提到的寓意吉祥的题材,还渗透了本土的风物,部分运用了西式的纹饰,呈现出本土性、民族性和中西融汇性。

  近年,数字化技术特别是3D建模技术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中也得到广泛运用。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教师陈凯彤将自己的爱好与专业特长融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积极探索通过3D建模的技术将传统场景的各种工具和场景再现。她和团队以翠亨村为研究对象,用年轻人的视角将名人历史故事和空间环境要素串联起来,设计出5条别具特色的游览路线,让人们在相同空间感受不同时间的历史记忆。“我们期待吸引更多年轻人用这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家乡,思考如何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之美,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山故事。”陈凯彤说。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