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市直机关工委启动本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项目征集评审活动,截至6月底,主办方共收到167个参赛项目,作品数量和质量均为历年之最。这些作品不仅紧紧围绕中山制造业当家、营商环境改革、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等中心工作,更为党建引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报记者 王蔚然 通讯员 房华
■每年参赛,中山都有新突破
“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这一过程中,中山的参赛单位范围持续扩大、参赛队伍数量逐年攀升、参赛作品数量不断增长、参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每一年都有着新的突破。”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创新大赛以“抓党建强队伍 促发展建新功”为主题,分为发展提质、服务增效、党建赋能三个类别,这些类别强烈凸显着时代特征、广东特色、中山特点、机关标识,也是各部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有力抓手。
今年,为了能推选出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项目参加省赛,市直机关工委还于今年5月举行了“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部署动员暨现场交流活动,邀请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市医保局、市公安局、市第二法院的代表分享去年的参赛经验和做法,并联合市委改革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5个单位,根据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参赛单位、获奖单位开展交流活动、邀请专家授课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决赛现场,56支参赛队伍在项目汇报、展演形式上也有所创新,通过视频、PPT、小品等多种形式,向评委及观众生动演绎了各单位立足岗位、强化作风、党业融合、创新创效的具体实践,也展现出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真正转变工作作风,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良好精神面貌。
■融入中心大局,以工作创新引领服务创优
“我们希望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提高中山各机关单位党建质量,用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工作创新引领服务创优。”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决赛中,市司法局《“渗透式”公证服务助力农村股权继承》、市财政局《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中山市财政局打造普惠金融“中山样板”》、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党建赋能 数“智”提效 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水平》3个项目将直接进入省赛,更有另外24个项目获得入围省赛资格。
其中,市司法局关注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以中山公证在古镇镇曹三村的试点做法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在股权继承办理中提供“渗透式”公证服务,通过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职能定位和服务优势,解决了股份继承难题,有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市财政局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赋能,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作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创新力度,出台有力举措,持续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着力打造普惠金融“中山样板”,普惠金融工作得到国家层面多次认可。
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积极结合当前“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数智+制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农村财务监管,探索出了具有中山特色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模式,并对现有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交易平台与农村财务监管平台进行一体化升级改造,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运行、全流程监管,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全面落实省委‘1310’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发挥好机关党建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为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推进制造业当家、营商环境改革、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等中心任务作出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中山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