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国际 新闻列表
~~~——
~~~——
~~~——
~~~——
~~~——
~~~——

 
2023年07 22
癸卯年六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3年07月22日 国际 扩展 收缩 默认

美国航天局小行星撞击试验致“飞石四溅”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美国航天局在2022年实施了一项航天器撞击近地小行星的试验。该局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这颗小行星被撞击后,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不少可能是撞击后从小行星抖落的石块在太空中漂浮。

  2022年9月26日,美国航天局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撞击了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名为“双形态”的小行星,以期改变它的运行轨道。“双形态”小行星直径约160米,环绕该系统中另一颗名为“双胞胎”的小行星飞行,后者直径约780米。

  据美国航天局介绍,撞击试验之后,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37颗大小不一的石块以“龟速”自小行星漂浮开来,这些石块的总质量约为“双形态”小行星质量的0.1%。DART在撞击发生前两秒钟拍摄的最后一张特写照片显示,这些石块很可能不是撞击后新产生的小行星碎片,而是原本就散布在小行星表面。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戴维·朱伊特长期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追踪观测“双形态”小行星在受到撞击期间和之后的变化。他估计,这次撞击导致小行星表面2%的石块被抖落,观测这些石块有助于评估撞击试验在小行星表面产生的撞击坑大小。

  未来欧洲航天局将发射“赫拉”任务航天器,深入研究撞击对这一双小行星系统的影响,包括确认撞击深坑的具体情况等。朱伊特说,新发现为接下来“赫拉”的探测任务打开了视野,这些石块犹如一个缓慢扩张的蜂群,最终将沿着双小行星系统环绕太阳的轨道扩散开来。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