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
~~~——
~~~——
~~~——
~~~——

 
2023年07 23
癸卯年六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3年07月23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上半年累计办结31件代表建议
“站车一体化”打通民生“痛点”“堵点”
  从完善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服务,到优化公交线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自“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开通以来,人大代表持续通过这个平台,知民情、晓民意,提出切实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迅速积极响应,为解民忧开通了“高速车道”。据悉,2023年1-6月,“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已完成办理31件代表建议,包括专函30件、专复1件。其中包括交通运输类10件、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类10件、科教文卫类6件、政法类3件、财政经济类2件。

  本报记者 张房耿 实习生 潘琰 通讯员 钟仁宣

  ■有速度:增设公交站点解决群众出行难

  南区街道的树涌工业园,是市级主题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年末,园区落户企业已近百家,提供就业岗位数千个。随着企业不断进驻,员工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市人大代表范志超收到园区厂企反映,工业园附近缺乏公交线路及站点,且周边公交站均距离较远。由于出行不便,园区企业出现招工难、留住人才难等问题。

  实地调研后,范志超通过“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提出《关于增设树涌工业园汇贤二路公交站及线路的建议》,从短期解决问题和长期园区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增设“树涌工业园”公交站、结合企业生产适当延长公交线路服务时间、将树涌工业园区整体纳入交通规划范围等具体建议。

  针对范志超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立足实情开展研究,在10天内进行了回应。目前,树涌工业园周边已设有“圣都南路口”等公交站点,服务树涌工业园周边厂企。“关于增设站点,我们经过现场踏勘,发现建议中提及的路段缺乏公交安全掉头位置。为此,我们邀请人大代表、南区街道和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现场调研,协调周边厂企提供公共汽车掉头位置,待满足通行条件后,即可增设公交站点。”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实地走访树涌工业园厂企,进一步了解员工夜间公交出行需求和下班时间,协商延长服务时间或开通助工公交专线,以满足厂企员工夜间公交出行需求。将来,园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也在进一步计划中。

  ■有温度:完善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服务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山市残疾人保障办法》等系列政策,在残疾人居家托养和日间照料方面给予帮扶,使我市残疾人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人大代表唐志喜注意到,在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服务方面,我市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帮扶政策,无法有效解决困难重度无自理能力的残疾人托养需求问题。

  唐志喜参照周边城市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建设及政策制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采取“公建民办民营”方式,利用盘活政府公建空置物业,建设寄宿制残疾人托养机构,面向社会招标,由第三方运营。二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参考其他市区的经验做法,实行残疾人集中寄宿托养。三是提高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补助标准,实施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参照现有标准,提高残疾人居家托养补助标准。

  市残联收到建议后,认真组织相关部室研究讨论,作出了详细答复。

  目前,我市只开展了居家托养和日间照料两种托养形式。6-60周岁生活不能自理的户籍“双低”残疾人,可申请400元/人/月居家托养服务补助。各镇街也建立了社区康园中心,主要为就业年龄段(18-59周岁)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及其他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日间托养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1间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26间镇街社区康园中心,共为700多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不过,我市在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方面尚待优化,暂时没有建立相应的补贴或购买服务的制度。据悉,市残联已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调研,针对相关问题正与有关部门协商筹办事宜。

  ■有力度:“站车一体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自开通以来,在“快车道”行驶得又稳又好,确保高效处理每一件民生实事。2023年上半年,“香山号”直通车还在不断完善、提升。多层面的探索创新,使“香山号”“站车一体化”工作体系更加完备。市人大常委会结合“香山号”实际运行需要,创新搭建“1+N”制度体系,用制度机制保障“香山号”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运行,推动“香山号”越开越畅、越开越好。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软硬件系统,以信息化赋能“香山号”全天候发挥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代表联络站(点、室)47个,其中联络点42个,联络室5个。此外,还推动代表联络站点向行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延伸,谋划设立“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检察服务、岐江新城重点项目、健康医药产业、“百千万工程”代表联络室,打通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群众找到代表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运行方式,“香山号”实现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高效连接,推动相关问题解决更快、更好。

  工作保障机制的深入探索,使建议内容和建议办理有了更高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对事关中山改革发展稳定的代表建议,过去的“线上处理”如今转为了“现场联动协同处理”,并持续跟进办结、办出成效。如对市营商环境监督员代表在直通车上提出的《关于打通道路改善沙溪隆都家私城营商环境的建议》,人大、政府、群众等多方现场共商共治共督,并持续跟踪,4月初已开通南外环进出该家私城的出入口,9月前将完成105国道博爱路立交掉头车道的建设,全面办结建议所提事项。

  为推动有关部门办好代表建议,我市把办理“香山号”代表建议纳入对市直属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更扎实地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发展实效。上半年,人大代表通过“香山号”共提交建议45件、专函交办30件,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