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中山今年以来排查不合格燃气钢瓶326个、不合格燃气灶具45200个
~~~——中山不断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在全省分享
~~~——
~~~——中山南区新就业群体子女专场夏令营结营
~~~——共办四期,每期40名学员
~~~——发挥标准化试点示范作用,促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7 24
癸卯年六月初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3年07月24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助力企业“走出去” 也将律师“请进来”
中山不断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在全省分享
石岐公证处设立港澳企业公证服务专窗。通讯员供图
  近日,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了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中山市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创新开展涉外法律服务经验。

  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宣讲团成立、中山市北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涉港澳企业公证绿色通道开通、《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脚步,中山涉外法律服务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创新,“摸着石头”走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黄靖怡

  通讯员 陈娟 江志涛

  ●强化法治保障,助力企业“走出去”

  “您好,贵公司需要办理的公证业务,前期已通过线上‘一对一’对接完成,现在为您办理委托书公证手续。”近日,火炬公证处公证员黄建文急匆匆来到火炬开发区知名企业A公司。

  原来,该公司计划在海外设立子公司,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公证及认证手续,并通过线上向公证处提出上门办理委托书公证的申请。项目时间紧迫、环环相扣,黄建文立即开启了“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专窗”绿色通道,一次性完整告知对方工作人员办证材料,后续再进行检核材料、文书校对、代送翻译等工作,并在公司负责人回国后第一时间上门办理后续工作,帮助企业顺利实施“走出去”的计划安排。

  中山对外贸易发达,备案进出口企业超1.3万家。为助力企业顺利“走出去”,中山先后设立湾区西岸(中山)经贸法律服务中心、中山市北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山市北部(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开设涉港澳企业公证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对外投资、股权转让、知识产权海外申请等综合公证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涉外公证6万多宗。今年5月,石岐、香山两家公证处取得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资格,帮助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提速。

  此外,为帮助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过程中“穿上法律护甲”,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宣讲团(首批成员共有17名涉外律师)根据企业需要开展多场主题讲座,让企业进一步提高识别、防范涉外法律风险的意识和应对、解决涉外经济争端的能力。

  ●打出涉港澳法治服务“组合拳”

  陈女士儿子是香港居民身份,但常住中山,今年秋季计划在中山读小学,需提供证明两人为母子关系的亲属关系公证书。由于时间紧,在容缺受理的情况下,公证员启动“港澳适龄儿童返乡读书绿色通道”,同步开展调查核实和完善材料工作,通过加快受理、核查、起草、审批等流程。

  “陈女士,您和儿子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已办理完成了!”在最短时间内,公证员成功出具了公证书,陈女士的孩子可以顺利办理入学登记手续了。据悉,该通道开通以来,已为在中山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优先办理亲属关系公证877宗。

  中山是著名的侨乡,拥有侨胞侨眷近60万人,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格局日趋形成,人们跨境工作、生活的现象将日益增多。为此,中山打出涉港澳法治服务“组合拳”,出台了《中山市公证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条措施》,推动47项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42项公证事项“群众零跑腿”等。2023年,通过设立涉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司侨共建”等方式,为海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提供便捷高效法律服务。

  此外,中山还特别设立了“中山市外籍人才专区”,全面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通办、并联审批”,设立以来已为外国人办理该项业务410宗。

  ●丰富创新普法交流模式

  “同学们,这是神兽獬豸。在中国的法律文化中,它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来自中山纪念中学的39名港澳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并参与了“法槌花开”普法活动,“零距离”旁听庭审。

  在一起电信诈骗案的审判现场,同学们直观感受审理全过程。庭审结束后,同学们还与法官进行了交流互动。“今天的法院行很新鲜,也很难忘。法庭上的审判长既学识渊博,又逻辑缜密,让我深刻体悟到法庭的威严与庄重,感受到中国司法的魅力。”中山纪念中学高一年级的港澳学生廖倩宁说,此次走进法院参观,让她更加明白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她学法的志向。

  这并非首次有港澳学生到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参观学习。为推动港澳青少年与内地的法治文化交流,中山依托“香山文化”纽带,开展“香山法雨”粤港澳司法文化交流融合项目。作为项目之一的全国首个“港澳青少年内地法治体验点”,2016年以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累计接待港澳访问交流团15次1000余人,已成为港澳学生体验内地法治的一扇窗口和一张名片。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中山总结出一套港澳—内地法治文化交流的创新模式,并形成“一个体验点、两大文化品牌、三大交流计划”的立体矩阵结构,覆盖司法审判、普法宣传、法律研究、司法文创等多个层面。2022年,“香山法雨”粤港澳司法文化交流融合项目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除了线下活动外,普法交流还活跃在线上。2021年,一档《中山澳门律师普法新声talk》普法系列节目“横空出生”,引起两地群众关注。该节目由中山市司法局、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联合拍摄,目前已录制三季共12期,两地律师围绕租赁制度、购房手续、继承程序等主题,采用普通话、粤语双语录制视频,促进港澳居民对内地法制了解。

  ●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山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中山持续推动涉外律师行业发展。近年来,中山出台了《中山市律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文件,力争至2025年培养涉外律师100名、选树领军人才20名,打造涉外律师事务所品牌机构5家;同时,出台10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中山执业。目前,已有3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经核准在我市执业;此外,还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律师深度开拓涉外法律服务合作项目。目前,全市律师行业共研发涉外法律服务产品34个,服务涉外项目60多个,涉及资金达15亿元。

  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中山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组建司法行政人才库并积极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入库,3名中山执业律师入选广东省涉外律师人才库,1名中山公证员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加2022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人才培训班。目前,中山已组织开展涉外律师轮训班等各类培训班20余场,召开涉外法律服务交流座谈会40余场。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