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周刊 新闻列表
~~~——
~~~——忽培元“陕北记忆系列”书画作品在港口展出,以诗文书画寄深情
~~~——41部入围影片集中展映
~~~——《悬泉汉简(三)》发布

 
2023年07 24
癸卯年六月初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3年07月24日 文化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冷门绝学”出新成果
《悬泉汉简(三)》发布
  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 7月22日至23日,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会上发布了“冷门绝学”简牍学的新成果《悬泉汉简(三)》。

  作为第一手的出土文献材料,简牍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和纠史作用。1907年以来,甘肃已出土8万余枚简牍。其中汉简7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

  “甘肃简牍是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民族交往交流的见证,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说。

  悬泉汉简出土于世界文化遗产点悬泉置遗址,共3.5万余枚,其中有字简2.3万余枚。悬泉置遗址主要发掘于1990年至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经过多年整理研究,《悬泉汉简》的第一辑、第二辑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出版。

  《悬泉汉简(三)》收录了近2300枚悬泉汉简的彩色照片、红外线图版及释文、简牍形制尺寸表等。目前,已公布的悬泉汉简近7000枚,超过有字悬泉简总数的三分之一。预计全部公布需要8辑。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说,在甘肃简牍百年发现历程中,一代代前辈学者艰苦努力,推动简牍学研究持续进步。今天,学者们仍在深化、拓展简牍研究,努力让简牍学这门“冷门绝学”走出“深闺”,让“木简上的文字”焕发新生机。

  据了解,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不断加大简牍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冷门”不冷、“绝学”有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主办。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