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控源截污,先把污染物的源头截住,然后进行内源治理,紧接着实施底泥清淤。”王华煜表示,治水“三步走”让大溪的水质实现好转,消除了黑臭水体。其中,针对控源截污实施“六污同治”,即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厂企排水管网改造、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六大领域的工程统筹推进,实现各工程的系统衔接、查漏补缺,最终实现河涌水质“长治久清”。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所有排污源头同步治理,才能看到流域治理的真正成效。”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治水专班干部林威表示,南朗流域的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针对南朗街道14条主要河涌进行综合整治,截至目前新建截污管网已达69.4公里,累计已完成94%,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治水+文旅”
写好“水经济”文章
记者在大溪河涌两岸看到,新建的鲜红色步道环绕,茂密绿化树木掩映着林荫小径,鹅卵石铺设的水景观暂时还没有通水,放眼望去是一片葱郁的大草坪。“绕河岸两侧的步道环绕约1公里,景观绿化内侧的步道也有1公里,附近居民已形成到这里慢跑的习惯。”林威指着大溪岸边近20亩的草地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引入公园化管理,设立居民自助露营区。经过岸线提升工程改造的大溪,将有望成为位于南朗街道中心的文旅新景点。
据介绍,大溪岸线提升工程围绕大溪河涌两岸,主要对河坝、河堤、步道进行整治与改造,修复河涌水岸生态,建设河道堤防护岸、亲水生态堤防,提升场地景观,打造生态廊道。该工程于2022年11月25日开始施工,今年5月20日完工,目前正处于验收交接阶段。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推进中心一河岸线整治示范段景观升级改造,实现大溪与中心一河两岸步道连通,让景观空间更开阔,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滨水景观空间,共享治水的成果。”王华煜透露,这项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据介绍,中心一河岸线整治示范段景观升级改造完成后,南朗街道将启动文旅运营,例如:将南朗儿童公园及大溪河、中心一河两岸的“口袋公园”联合开发,打造“集装箱”露营、亲水乐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旅项目,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