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周刊 新闻列表
~~~——
~~~————评《“香山文脉”丛书·黄苗子卷》
~~~——

 
2023年10 16
癸卯年九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3年10月16日 文化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让许多不熟悉他的人记住他
——评《“香山文脉”丛书·黄苗子卷》
黄苗子 资料图片
《香山文脉丛书·黄苗子卷》。出版社供图
  孟会祥

  一

  9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山市文联主办的纪念黄苗子诞辰110周年——《“香山文脉”丛书·黄苗子卷》座谈交流会在中山市文联举行,20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就黄苗子的艺术成就展开了座谈交流。

  “香山文脉”丛书是中山市重点文化项目,目前,已出版了《郑观应评传》《吕文成评传》《阮玲玉评传》《黄佐卷》《黄苗子卷》等,正在策划推出《方成评传》《郑君里评传》《郑景康评传》《萧友梅评传》等。

  黄苗子(1913-2012),广东中山人。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8岁学书,师从邓尔雅先生。在香港时就向报刊投稿漫画作品。20世纪30年代初到上海,先后在《大众画报》《小说》半月刊做编辑,继续从事漫画创作。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在上海、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后曾担任过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货郎集》《敬惜字纸》《无梦庵流水账》《青灯琐记》《风雨落花》等,诗集有《牛油集》《三家诗》等,美术论著有《吴道子事辑》《八大山人传》《画坛师友录》《艺林一枝》等,书画集有《黄苗子书法选》《中国书法精品选——黄苗子》《苗子杂书》等。

  2023年恰逢黄苗子先生诞辰110周年,《黄苗子卷》特别精选编录了黄苗子先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90年代后的经典作品。该书执行主编黄衍增、黄大刚用心收集整理了很多珍贵的手稿及作品,其中收录的书画作品过半数为首次出版发行。

  座谈会上,黄衍增介绍了《“香山文脉”丛书·黄苗子卷》出版概况。有关人士陈江梅、郑集思、胡波等高度评价了该书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韩美林所说:“欣闻苗子老师家乡中山要为他整理出版书、画、诗文集,我特别高兴。认识他的人记住他并不难,让许多并不熟悉他的人记住他,才是更有意义的。”

  二

  黄苗子书法有坚实的幼功。

  黄苗子先生,祖居广东香山长洲北堡,1913年生于香山石岐仁厚里的一个书香门第,名黄祖耀,乳名猫仔,后来把“猫仔”的偏旁去掉,以“苗子”为笔名。其祖父黄绍昌(字屺乡)为广东大儒陈兰甫及经学大师刘熙载的弟子,被康有为称为“明德之人”。其父亲黄冷观(本名显成)为同盟会会员、作家、报人,曾任香港《大光报》总编。黄苗子先生幼时,除爱好画画外,在中华中学,师从邓尔雅先生学习古文和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苗子卷》之《书法集》收录一件他1948年的对联作品:“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在褚体的基础上,吸收了柳体的因素,强其骨力,写得清峻爽利,显示了深厚的基本功。

  黄苗子书法有丰厚的外功。

  黄苗子以漫画名世。漫画以讽刺为功用,所以他始终投身火热的生活。同时,漫画创作需要形式的敏感,寥寥数笔,传神出彩,也与书法相通。漫画之外,他还是诗人、作家。他的诗风、文风鲜活清新。创作之外,他又留心学问,是美术史论家。1955年就写出《美术欣赏》专著,后来做吴道子研究工作。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筹划出版“中国美术论著丛刊”,点校《图画见闻志》《画继补遗》等。十年浩劫,身陷囹圄,1975年出狱后退休。黄苗子及夫人郁风是“二流堂”的成员,与领导人也多有接触,他的命运也与政治运动息息相关。也许是命运的安排,黄苗子退休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书法上。

  黄苗子书法的入时和坚守,有启示意义。

  张光宇、张正宇兄弟是黄苗子艺术道路的引路人,在书法上,黄苗子受张正宇的影响尤其明显,其草篆和行书正是从张正宇那里“偷”来的。

  草篆其实并不新鲜,明代的赵宧光、清初的傅山,都有尝试,近世日本书家,也有相应的试验。20世纪80年代,以张正宇、李骆公以及黄苗子为代表,形成了一种草篆潮流,也是“现代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他们都是美术家,所以能够以美术的眼光处理篆书。相对而言,李骆公在美术化方向上走得最远,而黄苗子则相对“保守”,不轻易突破书写性。就字法而言,美术化的书写方法,一味强调画意,做“返祖试验”,而黄苗子则从篆书,尤其是隶书中得到更潜在、更深刻的启示,保持了书法的“理性”和“理法”。

  黄苗子的隶书,从伊秉绶“偷”来。伊秉绶隶书遍临百家,于《衡方碑》得力最多,融篆籀之意,得颜楷启示,形成了独特的面貌。书法有自己独立的面貌不难,难在这个面貌有意义、有价值。伊秉绶隶书在高古、旷朗的方向上,可谓迥出群伦。其形式感极强,恰好与黄苗子的审美情趣一致。黄苗子的隶书,虽然受到一时风气的影响,多有装饰性,但其旷朗的精神却始终一以贯之。相对于他师法的伊隶,高古或有不及,而清新活泼,却有独到之处。实际上,旷朗清新的意旨,并不限于他的隶书。

  “现代书法”已成为历史。平心而论,当时人物的创新精神值得肯定,而借鉴美术的途径,又不可避免地有浅表化的遗憾。黄苗子书法在当时看来,对传统的解构不够彻底,现在看来,倒是守住了某种底线。他的书法因为“书写性”,因为来于书法经典的“形式感”,获得了穿越时空的价值。就像他的诗一样,多用口语,活泼清新,但形式上、骨子里还有一以贯之的诗的传统。

  三

  黄苗子先生是编者黄衍增先生族叔。受长洲黄氏家族文化的影响,黄衍增先生诗书画兼擅,是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书协原理事,中山市书协原主席、现名誉主席,出版过多部诗集、文集、书画集。他尤其重视乡邦文化建设,热心搜集整理乡贤资料,旨在赓续文脉、传承文化。而黄苗子先生生于1913年,逝于2012年,其人生百年,波澜壮阔。其沧桑巨变中的奋斗历程,其诗文书画创作,都是当代历史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艺术家如何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书画艺术如何绍承经典,又如何表现时代而实现现代性等,一直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面临的课题,而黄苗子其人其艺,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香山文脉”源于香山,影响当然不止于香山。“让许多并不熟悉他的人记住他”,从而形成时代的脉动,就是这套书的意义所在吧。

  作者孟会祥,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评论和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