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焦点 新闻列表
~~~——

 
2023年11 09
癸卯年九月廿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3年11月09日 焦点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日报社举行庆祝记者节表彰会,11件作品斩获省级奖项
革故鼎新促融合 传播中山好声音
为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获奖代表颁奖。记者 缪晓剑 摄
为在岗30年以上的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为2023年中国报业协会技术奖颁奖。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为2023年广东新闻战线“走转改”获奖作品颁奖。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扫二维码 了解详情
  本报讯(记者 柯颂 余晓霖)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中山日报社举行庆祝记者节表彰会,对获得省市相关奖项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对在岗30年以上的10位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一直以来,中山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全市各条战线一起日夜兼程、并肩战斗,用鲜活镜头、有力文字和创意多样的融媒产品,为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华章。

  中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伍学标在讲话中表示,今年以来,中山日报社全体同仁在报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讲好中山故事,传播时代好声音,创作了一批精彩的优秀作品。据了解,中山日报社共有9件作品获得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还有2件作品分别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二、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覆盖文字消息、国际传播、新闻业务研究等众多新闻类别,体现出多维度融合创新能力。

  “微”风袭来 我们从“融”以对

  何淼

  11月8日,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公布了一批优秀新闻作品,中山日报社的成绩喜人。这样的“丰收”并不让人意外。这些年,中山日报坚守主流舆论阵地,恪守新闻价值,紧扣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展现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图景,用笔和镜头讲好中山故事。高光瞬间的背后,离不开记者在新闻的田野里,365天如一日辛勤耕耘和推陈出新。

  当新媒体时代的“微”风袭来,中山日报顺应媒体发展潮流,于2021年5月启动了中山日报社融媒工作室培育计划,3年来共“上新”三个批次19个融媒工作室,培育一批全媒型、专家型优秀采编人才,激发采编人才创造力,打造一批融媒品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中山+平台也在不断创新迭代,增添新内容、应用新技术、回应新需求,推出作品频频出圈,与镇街部门共建的融媒体频道版图仍在不断扩张。目前,中山+下载量超200万,日均点击量70多万人次,获评“全国地市融媒体客户端传播力十强”。

  今年3月,中山日报影像中心(海外传播中心)成立,至今已生产了一系列爆款产品,捧回不少大赛奖项。其中,中山滑板少年陈烨亚运会夺冠的视频,点击量超过千万;“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全媒体大赛上,中山日报社捧回6个奖项;刚结束的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中山日报社作品《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法国设计师Johan致力于中国自然教育与生态保护》获“身在中国,纪录你我”单元二等奖;《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暨海外传播中心》案例,荣获“2021-2022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创新’案例奖”。这是中山日报社推动媒体融合、进军海外传播结出的一串串果实。

  在融媒时代,新媒体技术赋能下,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不再单一,未来将更积极拥抱多元融合,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讲好新时代的中山故事。

  紧跟党史研究 打捞重磅新闻

  黄凡

  2022年6月中下旬,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围绕一位中山籍革命先驱的20多年考证》的公众号文章。得知这一消息后,在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的鼎力支持下,作为主创人员的我,迅速跟进,并参与了考证的进展,形成“还原中共四大代表阮章”系列报道。

  2022年6月-9月,《中山日报》推出中山籍中共四大代表阮章的系列报道,包含1个“中山+”专题报道共9篇文章,报纸系列共4篇深度报道加1则消息,以及中山日报微信推文1篇、视频1个,中山发布1篇文章等。形成了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重磅组合报道。

  作为主创人员,我的创作心得有三点。

  首先,挑选实事十分重要。多地党史研究者对阮章的研究前后长达20年,拥有的考证资料很多,如果有闻必录,面面俱到,只会引起读者的厌烦。这一系列的每一次报道选取的角度,尽量通过攻其一点,来凸显新闻价值。

  其次,新兴媒介及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传统新闻的选择方式和选择标准,除了提供有分量的新闻实事,还要从写作和编辑上满足受众阅读需求。《还原中共四大代表阮章》,从一张百年前照片底版的亮相入手,提出疑问:这位年轻人是谁?为什么要寻找他的照片?带着疑问,报道试图尽量带着受众一起跟随研究者沉浸到寻找阮章照片的现场,一步步追寻,不断完善证据链条,直到证据直指最终答案。另一方面,展现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从祖籍地一直以为是南朗左步村到实际上是南朗赤坎村;从阮章的家人一直不知道阮章是中共四大代表,直到发现党史部门在寻找阮章才找上门。此外,系列的每一篇之间都有关联性,在深入报道中,掌握的资料越来越多,记者也不断去完善一些前面报道未解决的细节问题,细心的读者读完系列,内心的疑问也不断得到解答。此外,情感的共鸣贯穿了整个系列报道过程。

  为了提高报道的可读性,系列报道借鉴了“新闻特稿”的写作方式。编辑在处理的时候,也十分注重对新闻价值的提炼和凸显,以及在排版版式上保持系列的延续性。

  在分发传播方面,在做好充分准备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首发推出,使得系列追踪报道能够自成独家特色,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全过程”的报道,使这一题材的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化的挖掘。

  穿过超级工程火热建设的背后

  何淼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项目在马鞍岛的一片滩涂中破土动工。自此,这项世界级的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一直被媒体的聚光灯笼罩。我作为交通线的跟线记者,面对深中通道大IP,苦苦紧跟之余,一直没有放弃创新突破的机会。

  2022年,项目开工建设的第6个年头,世纪工程已在15000多名深中通道建设者用心雕琢之下雏形初现。我也借中山日报社融媒工作室培育计划的东风,成立了“淼”懂深中工作室,在新的舞台跌跌撞撞中摸索新路径,找准了创作融媒产品的新方向。

  2022年6月30日,历时近4年开挖,深中通道沉管隧道5公里长的深海基槽实现全线贯通。我第一次登上了基槽开挖的功臣船舶“金雄”轮。几天后,在微信和中交广航局通讯员庞美雄聊天,得知另一艘基槽开挖的主力船舶“金建”轮,第二天也要撤离施工海域。听到这个消息,我决定要去现场,把船撤离的画面记录下来。

  拍摄当天天气特好,阳光灿烂,蓝天纯净,海面波光粼粼,映衬得“金建”轮功成身退离开的画面特别美。回来后,我们迅速制作了《再见了,“金建”轮》短视频在中山日报微信视频号发出,引起广泛共鸣。当我听着《我会守在这里》的视频背景音乐“Goodnight Goodbye……”响起,《海底三剑客》大致的创作基调在心里渐渐成型。

  创作团队找到独特新闻视角,用“海底三剑客”搭建结构,以“金建”轮第一人称切入,用拟人手法讲述三剑客在伶仃洋海域开挖沉管隧道基槽的故事,活用艰涩难懂的技术素材,完成兼顾趣味性、可读性的技术科普。

  由于前期采访扎实,吃透了3艘主力船舶的功能、特点、技术先进性,加以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三维动画,突出“金建”轮完成国内首例深水深槽岩石精挖工艺的先进性。同时,在有限的篇幅内,穿插“金建”轮船长的采访,解释说明三剑客使用凿击精挖施工法,是为了保护中华白海豚洄游区生态环境,拎出生态保护的亮点。最后,描画中交广航局先后投入17艘疏浚施工船舶的群像,升华主题向奋战深中通道建设者致敬。

  获奖作者代表谈创作心得

  一股强烈的情感冲动

  让人不吐不快

  黄启艳

  作为一名记者,常年奔赴在各种新闻现场,一年总有几次会让人有马上提笔、一吐为快的冲动。《乡村振兴需要引育“仰望星空”的新农人》就是在这种感情冲动下写的。这种完全没有“预谋”的作品能获奖对我而言是一种意外,但至少有一点让我开心——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是认同“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种选择的。

  让我有提笔冲动的是2022年5月9日刊发的由报社副总编辑程明盛深入现场采访的稿件《脱掉金装换农装》。从“金领”变身农民,罗强的选择逆着主流而行,并且倾尽全力。看到这篇稿件的时候,我内心里不仅仅是敬佩,还有难过——他就像一位孤胆英雄,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往后望,一片荒芜,甚少人喝彩。

  这个时刻,我想起了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些人。我在2021年曾经策划过“都市新农人”系列稿件,关注过一群这样的新农人群体,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打动了我: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抛弃了世俗的体面工作,怀揣着理想和新理念扎根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点什么甚至改变点什么。大多数时候,他们孤军奋战,进展不顺利,收入不稳定,只有极少数人理解和支持他们,但他们依然坚持,在土地上默默耕耘着希望。

  突然间,就想起了在几年前冬天,连续几个夜晚看过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想起了男主角斯特里克兰。像罗强他们这样的新农人,不就是踩在泥土里仰望星空的人吗?他们正是乡村振兴“稀缺品”和生力军。我多么希望他们被看见、被支持啊!由此,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我要写出感受,用文字向他们致敬,所以,这是一篇完全没有预谋,且快速完成的评论,以往的素材积累和情感积累在这一刻发生了“化学反应”,文字随之而出。也许这篇稿件传递的真情实感和价值观,也打动了其他人吧。

  人世漫长又转瞬即逝,有人低头看见尘埃,有人抬头看见星辰。在尘埃里过活,我仍常常仰望星空,你呢?

  向世界讲述

  中山乡村振兴故事

  张鹏

  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海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两年,中山五桂山桂南旗溪村凭借独特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50余名各行各业的高学历新村民定居于此,他们营造了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民宿餐饮、文化艺术等18个农文旅创业项目,用各自的创意、设计、实践,为社区注入新的能量。

  旗溪村作为中山乡村振兴的范本之一,怎样在媒体宣传内容与形式上破圈?如何用宣传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一直是中山日报“老外@中山”采编团队思考的问题。

  2022年3月,采编团队邀请旅居中山的格莱美音乐奖获奖者、巴西音乐人雷卡多,带着吉他走进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的旗溪村,和村中的艺术家、设计师、民宿主理人、生态农业从业者、自然教育者交流乡村振兴的做法与成效,一起聊音乐、弹唱歌曲,分享乡村生活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雷卡多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美好和变化。

  探访结束后,采编团队邀请雷卡多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成一首唯美的音乐作品,以此致敬中山美丽乡村。采编团队将雷卡多探访旗溪村的过程,结合这首原创音乐作品,制作了7分52秒的双语短视频《旗溪村,广东“乡村活化”的中山样本》,呈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机勃勃。

  作品刊播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社的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等纷纷转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山的具体实践,获得了海内外网友的好评。

  海外社交媒体达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在海外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转发了这条视频,并配文:旗溪村,中国中山市乡村振兴的典范。该视频曾获2022年第四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在行走中叩问历史深意

  谭桂华

  2022年8月至10月,中山日报社、中山市侨联联合开展“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2022年大型人文采访,寻访了众多珍贵的侨史遗迹和典型的侨乡人物,挖掘了一批鲜活的侨村故事,呈现了传统侨村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创新的铿锵步履。

  系列报道从2022年8月5日始,至10月14日发布完毕,共进行了15批次共100小时的现场采访,60名各级侨联干部、15名记者、3位专家上山下村、冒雨顶暑,先后深入中山市15个侨村采访挖掘侨村、侨史、侨房、侨乡人的故事与踪迹,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形成15篇文风质朴、治学严谨、细节丰富、情感充沛的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内容扎实、信源丰富,面向历史态度严谨、立足今朝眼界开阔,被国内侨史专家评价为“用文学的语言反映出史学的深沉”。与此同时,4位主创记者还撰写了两份近两万字的资政报告,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内容扎实,视角多元,对中山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具有参考意义。

  时隔一年,再次回顾这次系列采访,仍心潮澎湃。尤其是引入他者视角,特邀学者、专家一起走访,借助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深厚底蕴和独到视角,从更广阔的空间维度看待华侨以及侨乡中山的特点,令我们大受裨益。比如火炬开发区沙边村的“中国第一百碉侨村”、南区街道寮后村的“中国第一家村级的侨捐阅书报馆”等,都是我们在协同采访中发现并提炼出的重要文化特点,或许能成为这些侨村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突破口,从文化上为基层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随着“文化兴城”战略的大力实施,做好“侨”文章、凝聚“侨”力量,进一步推动侨资源转化为侨动力,特别是涵养海内外新生代侨务资源,不断扩大侨界青年朋友圈,进一步激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家乡投资兴业的热情,既具有重大意义,也大有可为。作为媒体人,我们将继续扎根基层,走到侨乡深处,走进人物心灵,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见证并记录中山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