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跨广珠城际铁路为中山市首座转体桥,此次转体创造多个省内之最,标志着中开高速公路项目向全线建成通车目标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本报记者 何淼
通讯员 杨泽国 张琪 黄歆辰
■铁路桥完成69.88度转体
22日0点,博爱七路“孙中山故乡欢迎您”城市名片下方灯火通明夜如白昼。跨广珠城际铁路桥转体启动仪式过后,身躯庞大的转体桥犹如巨龙酝酿“动身”,转体施工拉开序幕。
0点15分,经过转体前准备工作,随着控制台发布指令,4台千斤顶同时联动,拉动钢绞线,带动转体结构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整个转体结构长134米,设计重量3.2万吨,需要完成的旋转角度为69.88度。
1点07分,转体已40多度,转体任务完成过半。此时,施工现场风力加大,施工人员下调转体速度。
1点36分,3.2万吨重的庞然大物顺利一次性完成了转体,跨越广珠城际铁路,与两侧的6号、4号桥墩相接,现场响起热烈祝贺的掌声。
如此庞然大物,是如何实现转体的呢?据介绍,该桥采用超大吨位转体桥施工技术。桥体基座下安装有一个直径5.8米、球铰曲面半径10米、承重达4万吨的超万吨的球铰,通过两个球铰的相互转动,使得整座数万吨的桥梁旋转起来。
“转体结构浇筑在基座之上,上下基座一个呈碗形、一个呈球形,在千斤顶、钢绞线的作用下,两者产生摩擦,带动转体结构旋转。”水电十六局中开高速3A标总工赖道强用了一个比喻解释转体的原理。
■打破多项省内纪录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不仅是中山市首座转体桥,还打破了多项省内的纪录。譬如,主桥箱梁横断面宽41.3米,采用单箱五室,单侧悬臂长达5.4米,桥梁宽度是目前国内同类挂篮悬臂浇注施工转体桥中最宽的;桥转体重量达3.2万吨,为广东省内单体转体重量最大的全自动控制转体桥。
为何要在这一段桥梁实施转体桥工艺?“因建设过程中受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城际铁路以及翠亨快线等线路限制,所以必须要采用转体法进行施工。”中开高速项目公司总工办主任王亮表示,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具有主梁线形控制难、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工艺复杂等特点,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提高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什么要选择在凌晨时分施工?据介绍,因桥体上跨广珠城际铁路,为了铁路运营的安全,转体施工必须在零点至4点半的天窗期内进行。
■中开高速最新进展
2023年,中山段已完成投资46.81亿元,占年计划50.60亿元的92.51%,累计完成投资229.67亿元,占中山段总投资额288.85亿元的79.51%。
中山段桥梁桩基累计完成99.84%,承台累计完成99.9%,墩柱累计完成99%,盖梁累计完成97.3%,箱梁预制累计完成100%,箱梁架设累计完成96.05%,路基工程完成94.3%,山岭隧道完成100%,下穿隧道完成91.79%。
江门段已于2023年1月12日全线建成通车。中山段计划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