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古一村坚持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探索出“学-诊-研-赛-帮”链式工作模式,自2020年成立“古一产业共同体”以来,通过大力实施“产业融城、展贸市场、商圈配套、平台升级”战略,引导村内各个业态抱团取暖,重塑发展新优势,促进村集体多元增收。
见习记者 赖彤瑶
成立“古一产业共同体”
助力商户线上抱团取暖
“下午村里有一场电商培训会,有兴趣的可以在微信群里接龙报名。”12月22日一大早,古镇镇古一村书记助理、物业办主管苏泽钊便与同事来到古一村名汇街,挨家挨户通知沿街的商户们。“这几年,村里经常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帮助商户们开辟直播、跨境销售、社群营销等全新渠道,助力开拓客源。”商户刘开军说。
沿着古一村名汇街走去,现代轻奢的水晶吊灯、造型简洁的室内照明灯、色彩浓郁的波希米亚灯……多家功能、特色迥异的原创灯饰工厂店汇聚于此,因款式新颖,性价比高,这里一度成为外地买家逛古镇必来的“批发一条街”。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名汇街的商户也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经营问题。为了帮助商户突破“重围”,古一村委为商户搭台,推动村内商户抱团组成产业共同体,并通过引入直播平台资源、建设产品展厅、展示特色产品等形式,有效带动辖区企业增收,为商户带来客源,赢得广泛好评。
“抱团”有了效果。苏泽钊介绍,古一村以“古一产业共同体”牵头策划,开展了直播探店、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多种线上活动,助力商户增客接单。商户李木子表示,自己经营了11年水晶灯,一直以线下销售为主,在一次社群营销活动中新增加了300多个客户,让她感到十分惊喜。据了解,每场直播或社群营销活动,都能为商户带来80-300位新客户不等,商户订单金额3万元到30万元不等。
至今,“古一产业共同体”已举办30多场线上线下活动,每年还组织不少于5场配件城优质商户探访古镇、 横栏、小榄、江门等地规上和上市企业活动,帮助配件商户对接成品企业资源。
如今,“古一产业共同体”已汇聚近3000家上下游企业,并计划在未来3年孵化和扶持不少于100家优质品牌商户做大做强,通过春秋两季灯博会吸引不少于5000家国内外采购商,与古一商户形成精准对接,促进成交。
变身“产业经营者”
推动村集体收入多元化
“古一村相比镇内其他村,租赁物业较多,过去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租金收入。”古一村党委书记苏池结表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经验学习,古一村委干部认识到,村集体收入不能仅靠土地外包,在优化和升级原有的建设、管理、招商、运营等服务外,还将在金融创投、特色文旅、智能制造新兴业态进行布局,以多元化新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三年来,古一村村集体收入迅速增长,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2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古一村针对商户反映的“职业二房东”变相提高租金,增加负担的情况,按照古镇镇的统一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开展清退“职业二房东”专项行动。截至今年11月,村内瑞丰国际灯配城商铺的租金平均下降15.7%,村集体收入增长超过2000万元,增幅达60.8%。据了解,古一村集体已不再满足于做传统的“包租公”,而是向产业的运营者转变,推动产业做强做大,实现村集体收入的多元化。
在古镇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早在2021年,“古一产业共同体”成功举办“聚合力 谋共赢 开新局——灯都古一首届新供应链发展高峰论坛”,开创首个村级单位举办全国性产业论坛的先河。
为推动村集体收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增强地区发展动能,今年古一村还牵头成立了创投孵化基金,为创新创业企业和古镇灯饰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未来还将通过‘古一产业共同体’,尝试投资实业与高附加值的新赛道,向深圳等地区取经,改良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苏池结说。
转变发展理念
打造产业共建共赢新生态
能否将“古一产业共同体”作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发展模式?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晷湘教授认为,中山市城乡差距小,乡村发展提升不明显,或是推进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最大难点。通过深入实地调研,找准中山各个乡村面临的困难,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对应方案。
赵晷湘表示,古一村委干部在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清晰认知古一村灯饰在古镇镇灯饰产业的重要地位,主动打破传统靠租金收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古一产业共同体”,以“直播互动+走访展厅+特色产品”的形式,引导商圈内的传统灯饰实体经济与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产业势力融合演进,使经营者们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转型的发展建设中,实现业务共生、生态共建、利益共享,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效率,这是十分创新的举措,也是其他村镇值得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