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文化 新闻列表
~~~——
~~~——
~~~——
~~~——
~~~————孔子故里的乡村发展新动力
~~~——
~~~——
~~~——
~~~——
~~~——

 
2023年12 31
癸卯年十一月十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3年12月31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风烟变幻的古道
游人在岐澳古道登山健步。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每次到澳门旅行,我都会想到蜿蜒曲折的岐澳古道。

  岐澳古道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历史上繁荣一时的贸易通道和官道,被誉为“中山的茶马古道”。它见证了粤澳两地的经贸往来、文化相融的历史,是通往海洋之路。几年前,曾踏上过这条古道其中一小段,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岐澳古道的崎岖。中秋刚过完,秋高气爽,某天下午,夕阳半掩着脸,我从石岐驱车到五桂山南桥村的万鑫花园,望见“中山市岐澳古道五桂山段”牌子,又瞧到石块上的“岐澳古道”大字,鼻子闻到桂花树散发的清香,这天,我再一次亲近这条见证香山风烟变幻的古道。

  山道边竖起的“岐澳古道与历史名人”的牌子告诉我,古道有着厚重的历史,脚下的鞋子告诉我,岐澳古道凹凸不平的石块已经上了年纪。

  这个秋日,我将与古道的树木一起,聆听这里的山林交响。

  少年时代,孙中山经常随父兄通过香山古驿道来往香山与澳门之间,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曾从岐澳古道返回家乡。林则徐也曾从岐澳古道到达澳门。

  现时的岐澳古道经过修缮,灰色的石块中掺和着岁月感。

  遥想当年,香山人在此路挑担行走,成群结队,从岐澳古道到澳门附近墟市经商,悠长的生活故事早已经成为了往事。我在《海洋史研究(第十一辑)》里读过一篇由王一娜、周鑫所写的《通向海洋之路:清代香山岐澳古道考》,从文中得知,明清时期,香山地区(包括今中山、珠海与澳门)是珠三角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明中叶澳门开埠后,与广州形成广东贸易的“二元中心”结构,时称“广中事例”,香山县管辖下的澳门是广州的外港,是全球海上贸易航线上的重要商港。随着世界海洋贸易体系与早期全球化的推展,香山、澳门成为广东甚至中国通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节点,连接粤澳的香山“岐澳古道”是海陆连通的“黄金路段”。

  不过,我在文中还见到了当年香山人行走在岐澳古道的不易。我曾读过近代香山诗人郑彼岸用石岐方言写成的长诗《走翠微》,了解当时香山人行走岐澳古道到澳门附近墟市经商的艰辛经历。“石岐女儿年十五,生值乱离兼丧父。近来寄住濠头村,学走翠微养老母。每天米担预备完,床上终宵听更鼓。五更饭后便起程,行到长江天谱卤……”可见,香山人在山路上行走,到澳门附近经商的艰难岁月。

  岐澳古道一头是香山县城,一头是澳门。数百年来,数不清的人和物在此往流动。

  我也想体验一回行走于岐澳古道的味道,脚下就紧了起来。

  上山的路不好走,脚落在石块上吱吱作响,远处的鸟儿叫得欢,从一丛树上飞到另一丛树上,想寻得其身影,又无法见到。

  突然,听到前路有人走动,循声望去,只见到一位手拿着竹竿、年纪约六十的阿姨从山道走下。

  “阿姨,前路难不难走呀?”

  阿姨右手将竹竿横起,左手摸了几下,停下说,“好走,我天天都来走,再上一点就是云迳寺旧址了。”她抬头向下山的方向望了望。

  我继续问,“向上都是这些石块路吗?”

  “差不多,算好走的,我今天要早点回家煮饭,就早点下来,平时都要走到顶上的。”我与阿姨聊开了,才知道阿姨是附近村民,近年来,她几乎每天都爬一次古道,说可以锻炼身体。我与阿姨聊了几分钟,她就往山下走了,我还没往上走几步,就听到背后传来了歌声,“阿妹咧来哟……”是刚才那位阿姨在唱歌,声音洪亮,久久回响在山间。

  不一会儿,我们见到“石莹桥路界止”石碑,土堆立着的小石碑,从外观上看有些久远,一路上走来,见到古道两边都有排水沟,想来是修整此道时,考虑下雨,山水涌下,排水沟能保护古道。

  再走一段,就看到云迳寺遗址,遗址现保留有花岗岩墙基,为了感受到遗址的墙基长宽,我在其周围用脚步丈量一回。一步二步三步,脚步声啪啪响着,将这里的静全收归于脚步声中,待到丈量完毕,就与冷风一起画出一个四方形的句号。

  我继续往前走,左边有一条平路,右边有一条上山的阶梯路,从方向来辨别,我得走左边,指示牌上也写着往通衢土地庙遗址。

  此时,天色渐暗,风在树枝上的叶子啪啪作响。

  向着通衢土地庙遗址方向一路走,一路的风,一路地摇摆。

  山风劲吹,山路无人,到通衢土地庙遗址还有多远?我并不知道,但我深知,向前走,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我走过了一个山脊,左边远处是古寨沟水库,右边是层层叠起的山峰,“大山,你好。”我对着层叠的远山大喊几声,声音传远,耳边只剩下风。

  莫讲道难,开山铺路的人更难。

  弯曲的小路,一会上坡,一会下坡,原本是石块铺的路,这一段变成了水泥台阶,呼呼响的风在树叶上打转,松树、桉树、相思树等像变戏法一样,将风吸进又吹出。终于,到了通衢土地庙遗址,在一处高压电线边,通衢土地庙遗址映入眼帘,这里仅剩石碑和香炉,还有刻字石柱台阶一起强撑着土地庙的“门面”。

  目的地到达后,我就原路返回,回程路上,我想起清代吴兴祚所描述当时行路之难的诗句:“马蹄踏碎草头露,岩壑微茫几重雾。断桥东向晓鸡啼,烟起山根变苍素。”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岐澳古道是中山市内保存较好的古道精华段,曾是历史上繁荣一时的贸易通道和官道,是连接内地与澳门的纽带和桥梁,见证了粤澳两地经贸往来和文化相融的历史。 黄廉捷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