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宗“生产不停+分期供地”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意万仕公司的改造升级项目地块未完善用地手续,且地块上已建成核心生产建筑,短期内无法搬迁。
记者获悉,该项目地块位于南朗街道南朗工业园,用地面积约113.12亩,现有16栋建筑物,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现状容积率0.49。
意万仕公司提出,因去年订单已排满,需保留部分原有建筑物,希望可以通过“建一拆一”的模式,按企业改造生产经营计划逐步进行改造腾挪,实现不停产改造。
翠亨新区“工改”专班成员、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孟庆光表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指挥部耗时5个月,最后确定分期供地路径,并将改造方案的批复期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为中山市首宗。
该项目改造后,企业将实现增资扩产,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2.5万平方米,预计产值超6亿元,年税收3900万元。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确保优质企业不流失
孟庆光告诉记者,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有三种模式:政府(国企)整备、村企合作、协助企业自改。意万仕公司改造升级项目属于企业自改,但需要“工改”指挥部协调解决相关手续。“像意万仕这样的项目,有一定规模,产业也符合产业规划,我们协助企业原地自改,不需要搬迁。”孟庆光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以来,翠亨新区“工改”接连取得突破。其中,9月,翠亨新区首个村企合作“工改”项目——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项目动工建设。未来翠亨新区将利用“工改”整备出来的产业空间,规划建设4个翠城系列园区。
据悉,翠亨新区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4450亩,成为中山这两年整理拆除低效工业用地面积最多的镇街。
孟庆光表示,对于“工改”范围内的企业,无论是搬迁,还是原地自改,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指挥部都提供有温度、高效率的服务,确保优质企业不流失,改造、生产两不误。
栏目统筹:本报记者 李红
文/本报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袁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