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
~~~——
~~~——南区街道沙涌、上塘经联社拟通过连片活化侨房建筑,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历史文化街区
~~~——
~~~——中山食品安全工作“省考”连续8年获A级
~~~——

 
2024年01 18
癸卯年十二月初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4年01月18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侨家大院”里的产业转型探索
南区街道沙涌、上塘经联社拟通过连片活化侨房建筑,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历史文化街区
沙涌马应彪故居一元堂前,孩子们正在练习马家枪。
沙涌学校现在成了香山书房。
  开栏语

  中山是著名侨乡,100多万侨胞分布在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这里走出去的华人华侨在不同年代留下一栋栋风格各异的侨房建筑,承载着烟火绵长的乡愁,也为中山留下丰富的侨资源与独特的侨文化。当前,全市上下正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一些侨房资源丰富的镇街、社区(村)通过盘活侨房建筑,引入书房、民宿、餐饮、文创、数字产业等元素,恢复生活场景,再造产业新空间,一家家老旧侨房焕发出新活力。即日起,本报推出“百千万工程·侨房新韵”栏目,讲述老侨房的新故事,敬请关注。

  1月的中山天气晴好,记者沿着城南路来到南区街道沙涌、上塘一带,远远看到威严大气的宋帝遗迹牌坊兀然矗立在村口,提醒访客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随着沙涌村南宝大街、跃进路一带的侨房建筑和集体物业连片盘活,焕新的沙涌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一批批有意进驻的客商。

  曾经,两条城中村的集体经济来源都很依赖工业厂房租赁和物业出租,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正通过连片活化侨房建筑,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在“侨家大院”里引入文旅产业、文化创意和数字经济等业态,书写转型发展的新故事。

  文/本报记者 徐钧钻

  图/本报记者 文 波

  活化“老街区”焕发“年轻态”

  17日上午11时,多辆粤A粤B的轿车沿着城南路驶入南宝大街,停放在南区街道沙涌学校香山书房前广场,南区街道沙涌经联社党支部书记马杰良和工作人员热情迎上,随之将街区侨房建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一天要接待5~6批客商,他们考察我们的市场前景,我们也在考虑其是否符合街区定位。”马杰良说,这样繁忙的场景,过去几个月都没停过。

  沙涌村位于南区街道东北部,距离广珠西线南区出入口仅10分钟车程,便捷接驳港珠澳大桥、在建的深中通道。这里曾走出宋末良臣马南宝,近代百货先驱、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等名人,保留着宋帝遗迹牌坊、镇龙阁、马应彪纪念公园、恩重纪念堂等历史古迹和侨房建筑百余栋,形成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华侨建筑景观。

  马杰良坦言,百余栋侨房并非都有活化价值。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精品村建设的过程中,他们重点以马应彪先生等爱国华侨集资筹建的沙涌学校为圆心,将其打造成具有侨乡特色“网红”香山书房后,辐射带动、连片活化了位于南宝大街、跃进街的其余6栋侨房建筑,连同附近的集体物业,打造了独具侨房新韵的沙涌村历史文化街区并展开招商。

  2023年12月22日,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市南区街道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举行了沙涌5G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签约揭幕仪式。该产业园成为了进驻沙涌历史文化街区的首个实体项目,按照计划,这里将紧扣“历史”“现代”两大要素融合发展,以5G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应用推广、产业集聚、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致力打造成中山5G数字产业基地。

  “首个产业项目落子后,为整个街区的配套招商带来新气象。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多个高端项目正在问询。”马杰良说,在挑选项目上,沙涌将街区定位为集华侨文化、商业文化、文化创意、数字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将按照6:4的比例,引入文化产业和配套旅游和餐饮项目,对进驻项目也有一定要求。“我们盼望这些老侨房活化后,能够植入年轻业态,使之成为海内外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和创意落地的黄金屋。助力沙涌摆脱过度依赖低效厂房租赁的现状,实现集体经济的产业转型和多元发展。”

  美化人居环境

  让侨房景观串珠成链

  与沙涌村一河之隔的上塘村也是有名的侨村,现存传统广府民居、中式侨房等100多栋。10年前,祖籍上塘村的归侨陈翼良将自家祖屋和承租的10多栋旧房进行修复,陆续投入2000多万,修旧如旧,改造成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让这批侨房重新焕发了生机。如今,陈翼良改造后的侨房无偿给一些艺术工作者使用,经常接待小朋友到侨房开展研学。

  陈翼良的好友宋明慧是上海人,近年来奔波两地,在好友改造的一栋侨房“玖悟斋艺术中心”从事讲师工作。他感叹,他曾到多个侨乡调研,从没看到像上塘村如此多大宅大院的村落。他们从侨房的后人处了解到,上塘村师姑岭大街沿街的侨房建筑都有着不俗的身世。他们的先辈很多跟随百货先驱从事百货、金融、买办等工作,赚到钱后,回乡购地建起了一座座大宅,建筑的设计和细节都能窥见一个时代的中国气派和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10年前,陈翼良回乡从这些华侨的后人处承租了一部分侨房,根据自身能力一步一步改造了些,但还远远不够。希望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会有更多人来到上塘,发现散落在乡村里的文化瑰宝,大家一起把这些侨家大院活化好、利用好。”宋明慧如是说。

  “目前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我们有着如此丰富的侨房资源,未来将在营商环境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上下功夫,吸引侨胞侨眷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侨房活化,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塘经联社党支部书记何健柱说,根据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一段时间以来,南区街道和村集体正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久前,在国企兴中集团的支持下,上塘村法治公园“光伏车棚+充电站”正式落成,为侨房的连片活化营造了良好的条件。未来村集体还准备在师姑岭片区,根据房屋建筑风格对道路、明沟、公共照明、墙体、空地等基础设施进行微改造,带动片区多栋侨房的连片活化,使其与沙涌、竹秀园等侨房景观串珠成链,交相辉映,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选择,为上塘的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新兴业态。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