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条“巨龙”轮番展演
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刚毅、智慧、团结的民族精神。中山历史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84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就有如古镇六坊云龙、东区起湾金龙、崖口板龙等和“龙”有关的元素。
下午2时许,一条百米长的崖口板龙进场,惊艳亮相,游客情不自禁拿起手机、相机拍摄记录。崖口板龙诞生在中山南朗崖口村,从明末清初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与飘色伴随而生,每年农历五月初六与飘色一起出巡。南朗崖口板龙最独特之处是一直采用“板”材做龙鳞,体型巨大,色彩鲜艳夺目。在每年南朗崖口飘色大巡游中,板龙都压轴巡游,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今年75岁的崖口村民谭计洪告诉记者,他参与“板龙”展演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据他介绍,板龙很重,要很多人协作才能舞动,今年的板龙表演有70多人参与,今年也是他们第一次受邀在中山影视城中字广场与其他的“龙”集中展演。
除了崖口板龙外,西区醉龙、彩带龙、东区起湾金龙等多条地方特色龙轮番展演。彩带龙,也叫甩龙,因其喜庆、欢快,大众化,又极具普及性、趣味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展演现场,只见展演者手臂摆动,顺着风向,通过脚步和腰部等身体多部位的协调配合舞出人的精气神。流动的彩带龙在太阳的照射下,更加金黄耀眼,鳞光四闪。
来自东北的游客王先生,一边认真观看醉龙,一边用摄像机记录精彩的画面。王先生激动地说:“他还是第一次现场观看这么精彩的醉龙展演,真是大开眼界。”
■游客“一条龙”欣赏中山非遗
除了龙的主题展演外,现场还有高桩醒狮、崖口飘色、沙溪凤舞、黄圃麒麟舞等非遗展演。
高桩醒狮融合了武术、舞蹈、杂技、体操等高难度动作,体现了“高、难、惊、险、美”的特色。南朗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南朗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2008年,抬阁(南朗崖口飘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黄圃麒麟舞是黄圃镇历史悠久的舞蹈,原为先民古老的图腾崇拜演变为民间艺术,以其精巧伶俐、神采威武为特色。表现人们对欢乐祥和、幸福吉祥生活的祈求。2007年6月,麒麟舞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春节期间,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游客非常多,在中山影视城广场集中展演,让游客观看更便利。”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闫鑫告诉记者,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今年春节举办以“龙腾美景 游赏中山”为主题系列活动,大年初二下午的非遗集中展演,是“重头戏”之一。
除了展演,现场还以展陈的方式向市民游客推介中山重点旅游企业(食住行游购娱)、2023年中山十佳旅游手信等中山文旅新产品、文旅新业态,吸引市民游客留在中山过大年,品尝中山特色美食,选购中山旅游手信。
本报记者 谭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