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

 
2024年03 27
甲辰年二月十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4年03月27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邱会生

  新质生产力对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基础研究阶段(从0到1);第二,应用研究阶段(从1到10);第三,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从10到100)。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也就是试验发展阶段,指利用从科学研究、实际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知识,开发新的产品、工艺或改进现有产品、工艺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包括验证、小试、中试等,把科技成果孵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肯定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方向:“过去研究和生产是‘两张皮’,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过去高得多了,特别是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要快马加鞭,把激励、促进政策进一步抓好。”使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充沛的动能。

  ■我国现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占GDP比重为2.6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各经济体中排名第13位。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被引用次数为64.96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401.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8件。2023年,我国提交专利国际申请量为69610件,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些表明,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表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在3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科技成果无法有效地商品化、产业化,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断层,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现象。那么,如何跨越“死亡之谷”呢?

  ■他山之石

  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临军事、经济领域诸多挑战,尤其是面临在科技、制造方面被日本赶超的压力,让美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在汽车制造业,日本让原本执世界工业牛耳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厂纷纷丢盔弃甲。1979年,日本对外输出了450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而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售量仅1.5万辆。据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在其专著《日本第一》披露的数据显示,彼时的日本在多个行业领先美国,美国失去了科技、经济的整体优势。

  当时美国国会参议员博区·拜(Birch Bayh)和罗伯特·杜尔(Robert Dole)对此也忧心忡忡,通过一位大学老师朋友了解到高校科研的状况:由于坚持“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不管科研人员付出了多大努力,政府资助科研经费产出的科技成果都归政府所有。政府部门又没有人力甚至能力将其变为应用技术或实现商业价值,造成大量成果闲置浪费,转化为科技竞争力、现实生产力和国防产品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1978年,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

  1980年,由博区·拜和罗伯特·杜尔联合提交的提案被美国国会通过,即《拜杜法案》。政府通过授权让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保留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所有权,这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很快变成了科技创新的温床。

  《拜杜法案》出台后,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短短几年内翻了近十倍。美国在十年之内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拜杜法案》功不可没。它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为美国过去50年最具激励性的一个立法,是美国从“制造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标志。

  ■借鉴启示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在2015年,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后又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借鉴《拜杜法案》的相关做法:一是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二是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给予奖励,奖励比例为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2020年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比例更是高达70%。这些措施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但对科技成果“10到100”转化阶段的激励不足。应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凡使用政府经费投入产生的科研成果,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大致可“一分为三”:约1/3归大学和研究机构,约1/3归研发团队,约1/3归负责转化成果的中小创新企业。

  大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大批“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善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23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制定了《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提出重点面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机构、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央企国企、投资机构等,培养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到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打造职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到2025年各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相关机构从业的职业技术经理人不少于1万人;到2025年全国建成人才培养基地超过50个,建成不少于300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顾问队伍。

  鼓励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指出,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48.1%。2024年印发的《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为鼓励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做了有益探索,明确支持中山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示范应用场景,绩效评估优秀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到中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费最高补助500万元。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