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包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培训基地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评价方式,对“印前处理与排版”岗位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形成特色的学徒制岗位课程范式。
■结合岗位设计教学内容
中山火炬职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联合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共同开发岗位课程标准、岗位等级认证标准、课程活页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等,结合真实岗位任务设计教学项目,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同时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课程。积极探索“双师”协同,打造“课岗适配、真实驱动”的教学数智资源“超市”,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一致性,保证岗位导师分工协同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双师”团队立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出版新型活页式教材1本;“岗课证融合、德能技兼修”的“双师”协同异步教学范式课程改革案例,入选广东省“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获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双高”专业群开发省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14门,联合主持2个、参与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国家资源库课程7门,校企共同开发《CTP制版技术》等8个国际课程与培训标准。
■创新岗位课程教学模式
中山火炬职院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对岗位课程学习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将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设计并实施了集中授课、岗位辅导、在岗练习、自主自学、辅导他人“五位一体”的岗位模块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双师”在岗分工协同完成教学,学徒在岗位上工学交替灵活完成学习和训练。模块化教学内容明确了“双师”任务,有效解决了“双师”协同难、学生岗位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等难题。
针对印前处理与制作岗位,中山火炬职院根据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的难度、重要性、发生频次,将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分为5个等级,组织学生进行岗位能力等级认证,对于参与认证的合格者,由学院、企业、协会联合颁发相应级别的岗位能力等级证书。同时,将岗位等级认证标准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促进课证结合、课岗融合,改变课程单一考核的评价方式。
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双师”优势,中山火炬职院按照知识实用够用、技能必会全能、案例典型实用,将“印前处理与排版”课程分解为76个知识和技能任务点,围绕任务点建成理论知识微课、技能实操视频、动画视频资源、企业典型案例等课程资源,逐步建成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广大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开放,累计选课人数超1万人,累计互动次数超1.5万次,该课程被评为全国包装行指委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岳才瑛 郑建玲 樊向前 钟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