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中山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专责小组统筹职责,扎实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
~~~——中山启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让专业力量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从完成公告到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仅需3个工作日

 
2024年05 09
甲辰年四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4年05月09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全省首设“环保副校长”
中山启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让专业力量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4月9日,西区广丰小学的学生参观用废品制作的“艺术品”。本报记者 文波 摄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便是学校。”近日,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山市东凤镇西罟小学共建“国际生态学校”仪式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耀杰表示。

  今年是《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实施第一年,以此为契机,中山不仅在全省范围内首次提出了“环保副校长”的创新概念,而且积极探索“国际生态校园”的多类型共建模式,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校园生态环境教育的新方式。

  本报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肖欢欢

  ■让“生态”走进校园

  今年3月份,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在全市启动“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引进先进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并积极引导学校设立 “环保副校长”。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开展的五个知名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目前国际上面向青少年开展的规模最大的环境教育项目。“环保副校长”将发挥专业优势,指导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

  “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社会力量,在共建进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我们将发挥学会优势搭建起政府和学校的桥梁。”东凤镇西罟小学与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的“校会合作”,“国际生态学校”共建签约仪式上,学会副秘书长岑凤迎受聘成为该校“环保副校长”。

  此前,中山市迪茵公学聘任三角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钟岸良担任该校“环保副校长”,迈出我市探索“国际生态学校”共建模式的第一步。“设立环保副校长,也有助于架起学校和政府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专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钟岸良这样阐释自己的新“职能”。

  “‘政校合作’和‘校会合作’等多种共建模式的探索,能为学校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等资源优势,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市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耀杰表示。

  据介绍,“环保副校长”负责协助学校制定环保制度,确保学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有序进行,并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定期检查成效;通过组织讲座、展览和主题活动,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鼓励学校参与环保竞赛和项目;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学校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校将环保理念融入教育的进程。

  ■助“生态”融入课堂

  “我们整合课程资源,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写作课上布置生态话题的作文训练,开展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润物细无声’。”迪茵公学教师漆亚婷介绍,学校会组织春耕节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的重要性,理解农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认识到绿色生活和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我们会邀请市生态环保志愿者一起开展‘微光行动’,把废弃塑料瓶、破损花盆、玻璃瓶等生活废品,打造成一个个可种植绿植的花瓶艺术品,在传递生机的同时也将‘无废’理念植入瓶中,真正实现‘万物循环’。”西罟小学劳动学科老师介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更多环保知识,更提高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行动力,明白爱护身边的自然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市生态环境局法宣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正在与市教育体育局紧密合作,旨在将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目前,计划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三个主要的课堂教育领域。包括科学、劳动等学科课堂,课外活动、拓展课程等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和家庭作业等第三课堂。开发专门的生态读本,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接触和学习生态知识;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生态实践、环保研学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教育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科学素养,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文化融入校园,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为社会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