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6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
~~~——
~~~——
~~~——

 
2024年05 15
甲辰年四月初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6版 2024年05月15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五育”融合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立德树人谱写教改新篇章
  构建多元评价模式,让学生人人皆可成为“冠军”;定制项目式学习清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看见;建立可视化的学生积分兑换体系,以导向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正向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好的行为和习惯……这些都是中山市实践教育评价改革时,一个个学校的生动案例。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中山市于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试点期间积极推动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探索形成“自主淘宝”中山校内课后服务新模式;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被列入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首批典型案例;试点市、试点镇、试点校及6个试点项目均通过省委教育办的中期评估;连续三年开展“教育评价改革——中山在行动”主题活动,遴选并发布市级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60个。中山市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既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也为教育评价改革、助力双减增效贡献了中山经验。

  激发改革发展新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全市学校党建工作“一盘棋”。全市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五育”及其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在党建引领下,全市教育系统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凝聚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合力,推动了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更提高了教育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为推进“大思政”建设,市教育体育局着力构建了思政课“大平台”“大师资”“大课堂”,拓宽情景化评价实践度。首先,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起思政课的教学与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其次,通过加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开展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在市教育体育局的引导下,各校积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在“大思政”建设中,全市的思政教学活动更丰富了。其中,“寻找身边的思政好老师”活动旨在发现和表彰那些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思政课教师,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百名书记讲思政第一课”活动,则邀请了各学校的党委书记为学生讲授思政课第一课,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活动则将思政教育与各门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通过出台《中山市推进中小学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工作方案(试行)》,“一校一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建立起中山市首个中小学“五育”并举综合实践基地,探索“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生动实践。

  打造成长成才新生态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也为学生们打造了全新的成长成才生态。

  2023年以来,中山积极推动建立“1+3+N”中山教育评价改革模式,“1”是一个总体方案,“3”是三项主体评价,“N”是N项专项评价。

  在这场变革中,中山正积极纠正简单以升学率评学校、以考分排名评老师的做法,坚决改变把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现象,切实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以评价改革牵引办学模式改革。

  其中,在探索建立初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按照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五个方面,增加健康素养、办学特色、增值评价权重,创新评价工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典型经验和区域评价模式。

  首先,中山首创互联共享“自主淘宝”课后服务中山模式,搭建对学校、教师、学生、课程、机构的多维评价体系。先后建立“课后服务素质课程资源库”以及“课后服务素质课程师资库”,通过实施“一镇(街)一策”“一校一案”,确保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创新建立了“自主淘宝”服务选课新模式。目前全市应开设课后服务的3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校内教师参与率达98%以上,小学生参与率90.2%,初中生参与率97.51%。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涉及艺术、体育、科普、劳动、阅读、心理等16大类332门特色课程,引入校外机构169家,师资1540人。

  同时,中山创造全市青少年阳光体育新名片,“天天动起来”的校园体育活动实现了中小学全覆盖。每年寒暑假准时上线的“云运动”活动已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老朋友”,全市镇街参与率100%、参加活动人数超28万人,打卡总人次超200万人次,强化过程性评价实施度。

  有了“天天动起来”活动为牵引,体育评价模式改革水到渠成。通过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每年开展的体质抽测监测和试点工作中,全市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由2019年的29%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近视率由56%下降到现在的50.4%。

  此外,中山还通过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和加强劳动教育,成功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教育评价改革路径。通过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构建起涵盖“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的三级测评指标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艺术课程的全面开设与优质教学,还促使艺术教师教学方法的规范化,引导学生养成艺术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提升了家长对孩子艺术素养成长的重视度。

  建立了中山市首个中小学“五育并举”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生动实践。通过“八个一”活动,推动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研学实践相结合,推动校内外劳动基地场所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常态化的浓厚氛围。

  这一系列举措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了重视“五育”、学生积极参与、家长乐意参与的浓厚氛围,为中山市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建教书育人新体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针对长久以来存在的唯分数论、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中山各校掀起了改革热潮,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评价制度,给踏踏实实在一线教书育人的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希望。

  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山市在已有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各镇街和学校也积极组织实施教育评价改革的常态化工作。目前,中山市正在形成一套完善且长效的工作机制,这一机制将政府主导与专家指导相结合,通过选拔督学、教科研员以及各学段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专家,组建起全市的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团队。

  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及时了解各镇街、学校贯彻落实的进展情况,中山市还建立了季度报告制度。此外,中山市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自查自纠及规章制度清理排查工作,并开设了违规投诉举报热线,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些措施共同推动了中山市教书育人新体系的构建,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有利于专业成长和教育创新的环境。

  文字:闫莹莹 责编:陈吉春 视觉设计:彭晓光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