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深中融合 “桥”见未来——飞跃伶仃洋 新闻列表
~~~——​2018年以来,中山特检院为深中通道建设提供特种设备检测超170次
~~~——
~~~——

 
2024年06 03
甲辰年四月廿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4年06月03日 深中融合 “桥”见未来——飞跃伶仃洋 扩展 收缩 默认

徒手攀爬100多米 为海上塔吊“体检”
​2018年以来,中山特检院为深中通道建设提供特种设备检测超170次
中山特检院项目检验小组在检测深中通道的超大型特种设备,排查隐患。 通讯员 罗路 摄
  上塔吊、下基坑、爬管道……在深中通道建设现场的角落里,有一群身影忙碌而坚定,他们是来自广东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以下简称“中山特检院”)的检验师,肩负着为工程中的特种设备提供安全检测的重任。

  记者近日从中山特检院了解到,随着大型施工设备撤场,中山特检院在深中通道施工阶段的检测工作已接近尾声。自2018年起,中山特检院便跨部门组建了一支由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检验小组,累计进行了超过170次的特种设备检测工作,为深中通道建设提供安全技术保障。

  见习记者 李颖奇

  高效服务 为工程保驾护航

  起重机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完成垂直、水平运输与结构吊装必不可少的设备。深中通道建设高峰期,现场数十台起重机同时作业,其中不乏超大型设备。

  “超大型设备通常仅在超大型工程用到,日常检验时,很少用到超大型设备。”中山特检院检验师林均辉表示,在检验深中通道的超大型特殊设备前,项目检验小组均需提前查阅相关标准,制定专门检测方案,确保能够涵盖所有关键部位,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

  作为深中通道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中山大桥主桥全长1170米,共架设69片钢箱梁,其中最重钢箱梁达1700吨。为确保钢箱梁的吊装作业顺利进行,项目采用了两台额定起重量为2000吨的门式起重机。

  林均辉介绍,为降低检验对施工进度影响,中山特检院提前半个月组织机电、承压部门联合行动,与使用单位紧密协作,深入研讨设备状况,共同制定了一套详尽且周密的检验方案,对设备开展功能试验,为受力部件、钢丝绳等进行“探伤”,全方位保障了大型钢体桥梁的吊运安全。

  飞檐走壁 伴随工程加速快跑

  深中通道桥梁部分长约17公里,其中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米,主塔高度270米。为满足主塔施工需求,深中通道迎来了一位大力士——“海上塔吊”,该塔吊(塔式起重机)重力矩达3600吨米,是深中通道项目施工现场最大吨位塔吊,塔机安装高度高达282米。

  为“海上塔吊”检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执行检验任务时,需乘坐施工升降机至半空平台,再徒手攀爬100多米,耗时1个多小时,方能抵达塔吊顶端展开检验工作。”中山特检院检验师邱吉元回忆起检验过程,塔机钢结构、空载机构、安全保护装置、工作制动器及安全制动器等关键部位均要进行详细检查,每次检测耗时至少6小时,有时甚至要用两天。

  特种设备关乎着整个工程的安全进行。“只要设备的检验时间到了,检验工作就必须如期进行。”邱吉元表示,中山特检院成立了检验小组,优先为深中通道安排检验、检测,全力保障特种设备满足建设进度需求。

  6年来,中山特检院共为深中通道项目提供技术服务90次,检验起重机机械146台(套)、电梯11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台。“平均每个月都会到场进行检测,每次检测均见证着深中通道的建设进展,深切感受到深中通道离通车又近一步。”邱吉元说,深中通道通车在即,他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