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淼 通讯员 谭志夫
发车密度均为15至20分钟一班
作为深中两地合作的首批重点项目,深中跨市公交项目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两地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为经济社会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深中跨市公交项目即将迎来通车,市交通运输局官宣相关线路安排情况。在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同步开通“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和“翠亨新区—前海湾地铁站”两条跨市公交线路。这两条线路将分别由中山公交集团和深圳巴士集团负责运营,实现线路对开,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选择。
其中,“博览中心—前海湾”线路将连接中山博览中心和深圳前海湾地铁站,全程距离为60公里(高速里程50公里),预计行程60分钟。该线路共投放14辆纯电动公交车,预计发车密度为平均15至20分钟一班,每天56班次,即来回112趟次。
“翠亨新区人才港—前海湾”线路将连接中山翠亨新区人才港和深圳前海湾地铁站,全程距离为45公里(高速里程34公里),预计行程45分钟。该线路共投放10辆纯电动公交车,预计发车密度同样为平均15至20分钟一班,每天36班次,即来回72趟次。
两条线路票价分别为18元和15元
“为了鼓励市民选择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同时促进深中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深中跨市公交项目在票价设定上充分考虑了两地通勤为目的的出行需求。”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线路的票价定为18元;“翠亨新区—前海湾地铁站”线路的票价定为15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阶段,深中跨市公交线路暂不设置月票等优惠政策。
据介绍,为确保深中跨市公交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山市公交集团专门采购了一批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投放至深中跨市公交项目使用。首批采购的35辆纯电动公交车核载42人,无站立区,充分保障了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深中跨市公交项目的通车,将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两地交通部门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更多跨市公交线路的开通,构建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中两地将加强在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关注焦点一:
即将开通的公交线路站点
是如何设定的?
经中山与深圳两市交通运输局多次开展实地勘察调研,通过综合分析及比对深圳市内14个站点配套条件后,最终选定中山侧站点为博览中心和翠亨新区客运港;深圳侧站点为前海湾和宝安大道公交枢纽(机场东)。因翠亨新区客运港公交枢纽暂未建成,拟选择“翠亨新区人才港”作为深中跨市公交临时站。
根据深圳与中山跨市出行使用公交的出行量预测数据,“博览中心-前海湾”“翠亨新区-前海湾”、博览中心-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翠亨新区-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的客流需求预测值排名前四。
关注焦点二:
后续公交线路开通计划是?
现状优先开通“博览中心—前海湾”“翠亨新区人才港—前海湾”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因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目前正处于改造建设中,近期无法启用。因此,将“博览中心—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翠亨新区客运港站—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作为预留线路。
关注焦点三:
深中跨市公交车的配置?
深中跨市公交车为42座,配备三点式安全带,座椅可独立调节靠背后倾、可左右移动,并设置USB充电口。座椅前后间距比国标增加8厘米,并配有高铁式下拉窗帘;车辆配备智能调度终端,支付、检票终端等。
关注焦点四:
深中跨市公交如何购票?
“深中跨市公交”小程序为乘客提供线上购票、退票、改签、订单查询等服务。在乘车前,旅客可以在线查询班次和购票,在乘车时,出示车票二维码检票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