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2024年06 06
甲辰年五月初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4年06月06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三角镇探索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新路,赋能“百千万工程”
退役“老班长”变身调解能手
  近年来,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激发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全面发力,以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百千万工程”。

  其中,设立在三角镇的老兵调解室是典型代表。6月3日,记者了解到,老兵调解室的成员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利用“老班长”的身份主动奔走在三角镇各村(社区),最大限度将涉退役军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本报记者 张倩 易承乐 通讯员 梁华

  ■上过战场的他们有副热心肠

  “老兵调解室”是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三角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引领下成立的。据三角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浩贤介绍,2020年至今已协助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杨某房屋因水污染治理工程导致房屋受损等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30余件。通过发挥思政指导员队伍作用,坚持“八个一”工作法,三角镇打通了化解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连续4年实现零上访。

  记者了解到,老兵调解室共8名成员,其中梁添福、梁叶棠都是曾经上过战场的老兵,他们共同参与了1979年的边境战斗。他们年纪相仿,年近七旬,都有副热心肠。

  “我是1978年3月入伍的,当时我19岁。”生于1959年的梁叶棠回忆,他初中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来到了广东某部队成为一名陆军。在边境战斗中,他先是作为副射手负责携带备件油料,后正射手受伤后顶上去在战斗中越战越勇,扛着56式班用机枪跨越漫天火光,完成对敌军的压制。

  梁叶棠的同龄人梁添福也是1978年入伍,他们当年并不相识,进入的是同一个部队却分属不同的师部和团部。“我在边境战斗中与敌军大战了5天5夜,右肩膀负伤。”提起战斗场景,梁添福说自己作为正射手负责操作喷火器,和战友一起消灭了敌军一个炮兵阵地,荣立二等功一次,嘉奖三次。

  海军出身的黄桂祥生于1956年,1977年1月入伍,在边境战斗中,由于海军并未与敌人直接交火对抗,作为海军一员的黄桂祥始终待命在海上备战,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退役后的“老班长”变身调解能手

  退役后,梁添福、梁叶棠、黄桂祥共同选择返回家乡建设家乡。虽然身份变了,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心一直没有变。

  2020年,三角镇成立“老兵调解室”以来,梁添福、梁叶棠、黄桂祥先后加入壮大这个大家庭,从参战“老班长”变身调解能手,积极当好老兵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油,成为了社会稳定器。

  担任义务调解员以来,这些“老班长”用一次次融情、理、法于一体的调解,将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梁添福说:“记得有一次,一个老战友和老婆发生了摩擦在闹离婚,在找我们谈心的时候,我们也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后来他们和好了,我们也感觉很温暖。”

  2022年,这些“老班长”在三角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引领下,走访发现三角镇退役老兵李叔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共同协助李叔收集材料申请了优抚房改造。黄桂祥从公安系统退休后还积极参加了三角镇退役军人红旗志愿服务队,开展“寻找身边的战友”探访慰问活动,带动身边的亲属、战友、朋友出钱出力为困难的退役军人服务,荣获“2019年中山市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老兵调解室内,“倾心服务 情系老兵”“圆了安居梦 暖了老兵心”“军魂永恒”等摆满了各种锦旗,见证了这些美好的发生。4年来,热心肠的他们已成功调解了多宗“硬骨头”案件,调解率达98%。

  据了解,目前三角镇共有退役军人1236人,其中荣获二等功的有5人,三等功的有100多人。这些军人退役后,他们退役不退志,把部队不怕苦、不怕累、英勇顽强的作风带到三角镇的各项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