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中山工业博览会昨日开幕,重点展出新型储能、新型智能装备、新型5G+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工业产品
~~~——
~~~——
~~~——
~~~——

 
2024年06 14
甲辰年五月初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4年06月14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退役军人许锐贤选择回到家乡东凤镇伯公社区工作,致力于带动居民谋发展
“兵支书”投身“工改战”
  在中山市东凤镇伯公社区,有这样一位“兵支书”许锐贤,他退役返乡后心系家乡发展,积极加入社区工作,在全省推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进程中,团结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共有60多名“兵支书”。他们退役不褪色,捧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炙热红心,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为中山镇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本报记者 张倩 通讯员 梁华

  ■在救灾工作中收获荣誉感

  在许锐贤印象中,家乡的新兵入伍时,都会身披大红花,全村敲锣打鼓相送,一路欢声笑语,满满的仪式感让年幼的许锐贤羡慕不已。“我们家祖辈几代都想参军入伍,我成为了第一个当兵的人。”许锐贤回忆称,1999年,时年20岁的他顺利通过体检政审后踏入军营,被分配到陆军某部服役。

  火热的军营生活中,让许锐贤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参与了2001年广西南宁邕江特大洪水的救援工作。“2001年7月,由于邕江流域大面积连降大雨,导致南宁发生特大洪水,我们迅速前往现场,执行巩堤、固堤、堵漏等任务。”许锐贤回忆,在风雨中,他和战友扛着沙包一次次上堤,在雨中进食,累了就躺在堤坝上休息,身上脸上沾满泥巴。“江堤附近的老百姓自发地送来食物,总是问我们冷不冷,还有什么需要没有。”许锐贤说,那时候深刻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是多么光荣。

  当部队完成任务并撤离的那一天,南宁大道两侧挤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老百姓,他们手捧鲜花、敲锣打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你们!有空多回来看看!”许锐贤说,当时觉得一切都值了:“我们车都开走了,还有不少群众跟在后面,依依不舍,画面令人动容。”

  ■变身“兵支书”投身“百千万”

  退役后,许锐贤回到自己的家乡东凤镇伯公社区工作,对这里他有着独特的情怀。“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有责任把它变得更好!”2002年起,他成为伯公社区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2012年11月开始担任社区两委干部,2017年5月开始担任伯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从业22年来,他致力于带领群众提升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在建设“百千万工程”中铆足干劲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工改”是实施“百千万工程”这盘大棋中必须落好的关键一子,伯公社区作为东凤镇中心区域的一个社区,其城镇化程度很高,发展空间受限。借助“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春风,许锐贤带领班子成员纵深推进“工改”,腾出产业空间,从而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我们辖区这片48亩的低效厂房预计下半年动工,工期1年左右。这几幅效果图就是我们项目‘工改’后的样貌,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提升社区集体经济收入。”6月5日下午,在东凤镇伯公社区一间办公室,许锐贤指着旁边的效果图介绍起该社区“工改”项目的进展情况。

  自从“工改”推进以来,该社区就着手研究梳理辖区内的低效产业园,实事求是地规划升级改造。“这一地块原来都是锌铁棚厂房,土地产出效益差。刚好这也是我们的集体资产,租赁快到期了。”许锐贤介绍,改造后这一地块将用于引入智慧家电、燃气具、新材料等项目,社区集体经济将比原来提升两倍以上。

  2023年,伯公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为3566.75万元,同比增长6.6%,实现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良好发展。据东凤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聚焦重点项目、推进加速度发展外,许锐贤还带领伯公社区在社会治理、打造数字化社区,公建配套、绿美建设等方面重点着力,在他的引领下,伯公社区先后获“广东省文明村”“中山市五好模范党支部”“中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山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山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