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推动这一创新举措的是两名高中生,她们为养老院设计捐赠了一个多功能空间。游乐设备进入养老院,这样的碰撞融合非常有创新性,很有意义。”敬老院负责人林丽丽介绍,一来可增加老幼共处的时间,让孙辈从不愿意来养老院到积极主动探望长辈;二来帮助有认知障碍的长者进行康复训练,对身体恢复大有裨益。
本报记者 张倩
初 衷
让养老院长者享受天伦之乐
林丽丽口中的两名高中生名叫梁曦文和杨储嘉,一个是中山人,一个是南京人。
“三年前,我奶奶突然中风,身体右侧无法动弹,家中没人照看,于是我们提议把她送到养老院,但她坚决不去,担心一旦去了就没亲属去探望她。”提到设计多功能互动空间的初衷,梁曦文回忆道,“那时候,在读初三的我就在想,能否设计一个空间既能满足老人养老,又能吸引子孙后辈多来养老院看望一下老人?”
杨储嘉也有这样的想法。
于是,两个从小一起玩大的好朋友有了共同心愿——让养老院的老人享受到儿孙环绕的天伦之乐。
两人热心公益,一年多前,梁曦文和杨储嘉利用闲暇时间,走访了石岐、南区、民众、东凤、港口等镇街的养老院,了解养老服务的“痛点”。
“走访中,我们发现老人的子女带着小朋友一起来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们表现得很不耐烦。”杨储嘉说,有没有什么场景可以增加孙辈逗留养老院的时间,让“老小孩”和“小小孩”有爱的互动。
游乐设备,通常被认为是儿童的专属。“我们家就是做游乐设备行业的,何不将游乐设备引进养老院,促进老幼互动,为养老服务注入新活力。”梁曦文介绍道,“当然,我们的想法不单只是引入游乐设备,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多功能空间,既能满足老幼互动,还能让双方有期待、有成长。”
梁曦文和杨储嘉的想法,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
探 索
创新模式助力老幼互动
记者从民众街道敬老院“老有所乐”多功能互动空间设计平面图看到,这一空间包含盲盒种花、多媒体教室、温馨的家、老幼乐园、内置积木五个部分,分门别类、规划性强。
梁曦文进一步解释道:“比如盲盒种花,提供不同的种子,让老人和孩子一起种植。由于是盲盒,孩子会多跟老人交流,请他们帮忙浇水,询问植物的生长状况。同时,还可吸引孩子多来看望老人及花草。”
“把中山产的游乐设备引入养老院,打破了人们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让养老院成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代际共融的温馨家园。”在养老行业从业多年的林丽丽认为,梁曦文和杨储嘉的这种想法,为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