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号”运架一体船是名副其实的“架梁高手”。在深中通道非通航孔桥的架设过程中,“天一号”功不可没。它的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相当于能一次吊起2000多辆小汽车。它曾参建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在深中通道项目,“天一号”共完成293片箱梁的架设任务。
“一航津安1”好比本领高超的“深海邮递员”。它是世界首艘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在海底沉管隧道建设中,它出色完成海底隧道23个管节及最终接头的浮运安装任务。它还破解了8万吨管节长距离复杂航路浮运安全及深水高精度对接世界性技术难题,工效提升4倍。“一航津安1”集成了北斗定位、动力定位系统等九大控制系统,创造了大型管节深水条件下毫米级安装精度的世界纪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沉管隧道施工领域的领先地位。
“一航津平2”如同高精度“深海3D打印机”。“一航津平2”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自升平台式碎石整平船。它是负责沉管隧道碎石垫层施工专用船舶,铺设碎石垫层相当于在海床上为沉管铺了一层褥子,确保每节沉管更加精准地安放在海底。“一航津平2”在海底的“打印”精度有多高?在不移动船身的情况下,其作业范围达到了2500平方米,相当于6个篮球场那么大,它的平整速度最快能够达到每分钟5米,上下的误差不会超过4厘米。
深中通道拥有目前全球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这一奇迹得以完成,除了“一航津安1”“一航津平2”的硬核参与,还少不了“海底三剑客”提前打好的海床“地基”。
金建轮,如同“深海攻坚锤”。它是一艘环保凿岩船,针对深中通道槽底硬岩,该船利用35吨凿岩棒,对深埋在海底的花岗岩进行破碎和清理,有效避免了采用传统水下爆破工艺所带来的弊端,如妨碍粤港澳大湾区数条水上交通主干道的正常通航、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巨大影响等等。
金雄轮,如同“智能化巨手”。它是国内首艘具备定深平挖功能的大型精挖抓斗船,配备了自主开发可视、可控、可测的精挖监测系统,使施工具有程序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且开挖精度严格控制在50厘米以内,解决深海作业“看不见”“控不住”的技术难题。
捷龙轮,如同“深海吸尘器”。它是国内首艘深水深槽专用清淤船,被誉为“深海吸尘器”。针对深中通道项目回淤强度大的特点,捷龙轮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捷龙轮具有高功率、大挖深、高精度的施工特点,清淤头高程控制误差精确到厘米级。
这些大国重器,在完成深中通道建设后,不少又有了新的使命。它们参与并见证着中国桥梁工程建设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本报记者 黄凡 何淼 图编/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