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文化 新闻列表
~~~——
~~~——《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作者李春雷谈创作感受
~~~——
~~~————海南省博物馆苏轼主题文物展走笔

 
2024年06 25
甲辰年五月二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4年06月25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点滴寻风流 斑斓见东坡
——海南省博物馆苏轼主题文物展走笔
海南省博物馆举行的苏轼主题文物展部分展品。光明日报记者 王轩尧 摄
  “我是三刷这个展览了。”海南省博物馆一楼2号展厅,苏轼书《醉翁亭记》拓片前,海口市民李先生说。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自今年2月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以来,共接待观众92万余人次,创海南省博物馆2008年开馆以来单次展览观展人数新高。展览原定4月30日结束,因反响强烈,1号厅展期延长到5月5日,2号厅展期延长到6月10日,3号厅、4号厅将继续展出至今年年底。

  这场展览为何如此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不仅与近年来持续升温的“东坡热”有关,也与主办方借展办展活用文物资源,创新展览形式,丰富展览形态密不可分。

  “宋四家”真迹首次在故宫外同时展出

  展厅中,“宋四家”真迹迎来了一批批观众。其中,《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被观众围绕。据考证,二帖是苏轼写给友人陈慥的两封书信,均写于元丰四、五年(1081年—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二帖笔意自然生动,情致俱佳,是苏轼由早年书法步入中年书法的佳作。

  为了配合本次苏轼主题文物展,故宫博物院精选了苏轼《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和《题王诜诗帖》、米芾《道林帖》、蔡襄《京居帖》和黄庭坚《惟清道人帖》等“宋四家”真迹展出。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所藏“宋四家”真迹近年首次在故宫外集体亮相。

  “百年来,苏轼以其独特的文人才华和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谪居海南三年,苏轼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今日海南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

  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

  “下一把让我来踢!”在展馆一侧的东坡古风集市里,一群孩子正在争相尝试踢一踢宋代的足球——蹴鞠。

  在东坡集市,既可以捶丸、投壶,也可以品尝东坡肉、东坡玉糁羹等美食,还可以在荔枝园打卡、体验诗词魔方和民乐表演……

  展览期间,海南各地以东坡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歌舞、诗词朗诵、琼剧折子戏、器乐演奏等精彩演出。其中,由海口市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的诗舞乐《海南万里真吾乡》备受关注。

  展览、演出、讲坛、集市……苏轼主题文物展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与历史互动、与文脉对话的空间。

  还原苏轼在海南的人生经历

  碟、盘、盅、铜钱……在专门讲述苏轼在海南时期经历的“居儋功业”展区,记者的目光驻留在一批从儋州桄榔庵旧址出土的文物上。苏东坡贬谪海南、寄居儋州期间,在城南的桄榔林建起数间茅草房,取名“桄榔庵”。2022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为梳理研究海南东坡文化提供了更多考古实证。

  展厅中三张斑驳的拓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它们是澄迈县通潮阁的三张石刻拓片,分别为《通潮飞阁碑》《登通潮阁诗》《通潮阁渡海诗》。通潮阁和东坡有什么关系?

  通潮阁是澄迈驿里的一个阁楼。根据记载,澄迈是苏东坡登临琼岛的第一站,也是离开海南前的最后一站。当年东坡跨过海峡,北归中原,中间连接的那个点,便是通潮阁。从此这里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吟咏感怀之地。《通潮飞阁碑》共刻载459字,记录了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十六年(1836年)年间,澄迈县儒学教谕李梓瑶率澄迈绅耆捐款重修通潮飞阁的过程。

  “讲好东坡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海南文化底蕴,通过这次办展我们积累了有效实践经验。”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海南日前印发《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将从保护东坡遗产、传承东坡文化、打造东坡印记、感悟东坡行旅等多方面列出16项具体举措,全面推动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利用开发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陈怡 王轩尧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