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B5版:0桥见未来 新闻列表
~~~——​ 中山视人才为珍宝,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2024年06 28
甲辰年五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B50版 2024年06月28日 桥见未来 扩展 收缩 默认

放眼全球“揽才” 搭建平台“育才”
​ 中山视人才为珍宝,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2023年3月31日,第十届“中山人才节”暨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直播云聘会在东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本报记者 易承乐 摄
5月20日,“中意你·深爱你”——缘定“中深”人才集体婚礼在翠亨新区中山国际人才岛甜蜜举行。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3月28日,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3月29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授聘仪式举行。本报记者 冯明旻 摄
3月28日,中山国际人才岛暨“湾区光谷”揭幕。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双城联动,甜蜜浪漫,缔结良缘,如约而至。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之际,5月20日,“中意你·深爱你”——缘定“中深”人才集体婚礼,在翠亨新区·中山国际人才岛甜蜜举行,20对来自深圳或中山的新人牵手誓约,永结百年之好。一“桥”飞架,两“心”相联。这场人才集体婚礼,是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11届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中山“视人才为珍宝”的生动实践。

  放眼全球引才、不拘一格揽才、搭建平台育才、暖心政策留才……近年来,中山市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四个同步”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开展,将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步规划,将人才引进与企业做强同步发力,将人才生态与发展环境同步提升,吸引天下“千里马”,为城市注入无限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 王帆

  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两翼齐飞”

  翠亨新区马鞍岛被正式命名为中山国际人才岛,同步发布支持政策;火炬开发区规划20平方公里,打造“湾区光谷”;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院士工作室授牌……

  3月28日,2024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中山人才节在翠亨新区开幕,本届中山人才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题,重大平台和营商环境的推介,释放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最大诚意。

  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从2014年创办“中山人才节”开始,坚持每年与招商引资同步举办招才引智活动,实现产业、人才、资本深度融合。11年来共举办136场专题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及各类人才超38万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服务企业6000多家、对接项目近400个、初步达成人才合作意向近5000人。

  今年人才节在更高起点打造优质人才平台,火炬高新区和翠亨新区是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引擎、主阵地,是中山高端人才的主要承载区和集聚区。中山在两区各布局一个重大人才平台,并在今年人才节期间发布。

  其中,火炬高新区的“湾区光谷”,结合深中两地产业特色,推动培育发展一批光电信息“专精特新”企业和龙头链主企业,建设大湾区高水平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翠亨新区马鞍岛作为中山国际人才岛,人才节期间面向全球人才隆重发布含金量、吸引力十足的15条专属支持政策,助力人才岛建设成为湾区一流的创新创业创意之岛。

  今年人才节更精准服务深中人才融合互动,更突出“聚天下英才”的决心诚意。中山市委组织部、市侨联、市人社局共同主办“雁南归”百名海归博士中山行活动,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海归博士参加。中山国际人才港将与深圳前海人才港探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创建前海国际人才港中山基地,发挥两个人才港隔江相望的区位优势,搭建跨市域的人才服务平台。

  深中通道通车之际,中山举办“中意你·深爱你”——缘定“中深”人才集体婚礼,组织跨深中两地的新人共同走近深中通道,让大桥见证幸福时刻,成为深中人才眷侣的同心桥。

  出台“人才23条”广聚天下英才

  当下的中山机遇无限,是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逐梦湾区的舞台,如何留住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中山着力营造人才生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落细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措施,营造呵护人才、包容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在2022年4月,中山市出台《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简称“人才23条”),设立1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行“特聘人才”制度,建立起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特聘人才”制度将过去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调整为工信、科技等7大部门分别评定,在评价标准上,不再直接凭学历、职称、荣誉、奖项等认定人才,而是改为向创新价值较大、专业能力突出、业绩成果显著、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倾斜。

  在中山2023年特聘人才申报工作中,充分展示了中山对人才的诚意。中山市共在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7个领域评定一批特聘人才,并给予重点支持。中山市特聘人才评定工作全面调整优化评定指标,精准贴近产业需求为镇街赋权,同时专门增设特别引进条件,为新引进人才开辟即报即聘绿色通道。

  此外,中山市还从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多个层面,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给予更高礼遇,有力保障优秀人才扎根中山创新创业。

  重大载体平台集聚顶尖人才

  中山市将顶尖企业平台作为吸引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引进顶尖人才赋能企业做大做强。

  中山大力支持重大载体平台集聚顶尖人才,建立市级重大平台和重点人才单位清单,支持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引进顶尖人才,按照“一事一议”方式获得最高2000万元资助。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中山同步谋划、同步推动人才规划,主动把人才发展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布局。

  中山高标准建成中山国际人才港,投入1.56亿元高标准建成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首个地级市人才港,配备高水平人才服务团队10人,其中博士2人,汇集公安、科技、人社等部门651项政务业务和40余项人才服务,设置24小时服务专区。构建“1+5+24”人才服务体系。

  以中山国际人才港为总枢纽,全市整合现有人才服务资源,建设战略人才中心、科创人才中心、特聘人才中心、技能人才中心、青年人才中心等功能型人才中心,推动各镇街人才港服务中心服务落地落实,形成“1个总部、5个人才中心、24个服务中心”的全市人才服务体系。

  2004年,为吸引海外高端技术、人才和资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创办留学人员创业园,2007年经中山市政府批准升级为市留学人员创业园,2011年获准升格为省市共建留创园,2013年升级为国家人社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年间实现了“三级跳”。

  2022年6月6日,中山留创园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动工。中山留创园二期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中山市高端人才“落脚地”、科技成果“转化地”、产业发展“新高地”。

  人才生态与发展环境同步提升

  2023年12月,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主题的”中山人才公园正式开放,这也是全省地级市首个人才公园。

  公园位于都市新中心和城市新客厅——岐江新城的核心地带,广珠城轨从上空穿行而过。中山用最美的风景礼遇人才,让人才成为最美的风景。

  中山充分发挥中山纪念图书馆优势,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和体验平台服务人才,打造中山人才研习馆(中山人才国情研修基地)。今年,位于中山纪念图书馆的中山人才书房正式揭牌对外开放,为全市高层次人才打造温馨高雅的书香空间。

  中山以建设“人才生态之都”为目标,推动人才生态和自然生态融合发展、互促提升。

  扎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的人才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走进中山、选择中山、创业中山、扎根中山,为中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了不一样的路径和视野。

  “我是中国香港人,在香港长大、美国读博士,来中山创业5年了,中山政府在政策上给了人才很多支持,对创业者的引导是非常好的。”海归博士、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潘洪辉表示,中山是一个创业和生活平衡发展的城市,并有一群非常棒的企业家,可以为后辈作一些指引,“希望更多海内外人才一起来中山,把中山建设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东君伟博士表示,在中山市创业的12年间,他从一个科技工作者研究人员,成长到工程师,从技术管理到企业管理,再到参与项目的产业孵化,中山都为他提供了非常大的平台。

  “中山非常有活力,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非常大的技能提升空间。”东君伟说,中山有先进的研究院、国家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欢迎更多人才来中山转一转、看一看,爱上中山、留在中山。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