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2版:融·通 新闻列表
~~~——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

 
2024年06 28
甲辰年五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02版 2024年06月28日 融·通 扩展 收缩 默认

一桥飞架东西 天堑已变通途
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
深中大桥合龙。(资料图片)
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顺利对接。
南沙港铁路通车仪式。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最后一方压舱混凝土浇筑完成,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贯通,这也意味着深中通道工程主线贯通。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洪奇沥水道公铁大桥中山侧主塔下横梁浇筑完成。至此,该桥两座主塔下横梁全部施工完成,全面进入中塔柱施工。 (资料图片)
  伶仃洋上万里波涛,海天一色,那将实现通车的深中通道蜿蜒游荡在蔚蓝的海面之上。横跨珠江两岸的深中通道如卧海长龙,即将成为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每分每秒都在创造经济奇迹,东岸经济腾飞,西岸发展迅速,东西两岸产业协同、优势互补,亟需搭建通途开拓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深中通道应运而生。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高速公路,它要跨越伶仃洋复杂的水文环境,总投资高达446.9亿元,每公里造价接近19亿元。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借助深中通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山则更好对接其产业创新资源。深中通道不仅是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关键支撑,也是一条拓展思路、谋求破局,更好走向世界的黄金大道。

  历经13年论证与准备,开工建设逾7年,珠江口东西两岸人民翘首企盼已久的世界级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穿云破海,踏浪而来。

  酝酿破局 深中两地携手谋划“双翼齐飞”

  深中通道是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工程总投资高达446.9亿元,每公里造价接近19亿元。耗费巨资建深中通道,值得吗?这就要从跨越珠江口的交通瓶颈说起了。

  跨珠江口的公路通道大多集中在中上游,均为广州与东莞之间的连接通道,珠江口下游区域两岸之间过江交通并不便捷,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直接交通往来仍以虎门大桥为首选。1997年建成的虎门大桥,通车以来车流量以年均11.5%的速度迅猛增长。2019年南沙大桥建成投用,分担了虎门大桥的压力,目前虎门大桥的车流量在全国仍数一数二。2022年国庆节首日,虎门大桥车流量达17.1万车次,突破历史高峰,拥堵难以避免。

  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谋求一条更快速、更便捷的通道,是深圳、中山两市多年谋划的共同课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山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华丽变身为工业强市,跻身广东“四小虎”之列。然而,局限的城市空间格局,难以支撑持久的辉煌,一路高歌已难掩“成长中的烦恼”,持续依赖传统工业与土地扩张,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逐渐爆发,导致中山陷入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与广深港澳同处一小时交通圈,中山必须在更大的格局上配置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格局,深度参与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如何破解“逼仄城市空间”的束缚,找到自己的破局路径?如何改革再出发、续写新辉煌,成为摆在中山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也急需一座高效率快速通道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深中通道,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既可强化东岸宝安“空港、海港、高铁、高速、普路、地铁和跨海通道”七位一体枢纽型大交通体系优势,也能把服务半径拓展至大湾区9+2个城市,宝安、前海的流量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凸显。与此同时,深中通道将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机场东高铁站、大铲湾码头等一批水陆空立体协同枢纽体系,加快深圳打造世界级湾区枢纽的步伐。

  交通不仅是城市高速发展的引擎,更是生活便捷的助推器。深中通道将以接驳全城、擎动四方之力,承载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雄心和未来。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是连接粤东、粤西的直联通道,实现“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景。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两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形成深中“半小时生活圈”,“深中同城生活”愿景变成现实。

  逾7年建设攻坚克难 向世界输出“深中通道经验”

  “呼吁了这么多年,终于落地了,心里也踏实了。”2015年3月,深中通道项目立项前夕,一位来自中山的省政协委员在广东省两会上谈及项目新进展,高兴得眉开眼笑,夙愿一朝变成现实。由“胎动”到行动,深中通道项目历经漫长的论证准备过程。

  深中通道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始于2002年,2008年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于2010年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当时以“深中通道1号员工”的身份进入项目前期办,参与项目筹备工作。

  针对项目建设条件及海中段工程方案,深中通道项目经历了长达六年多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宋神友和项目建设团队先后组织完成了52项建设条件、关键技术等专题研究工作,对其中关键技术问题,如海底隧道方案研究、通航标准研究,组织国内、国际多家单位平行研究;充分征求和听取各行业及地方关于项目建设方案的意见,对可能的有价值跨海工程方案均进行论证研究,从安全、风险控制、功能、海洋环境、工期和造价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推荐 A3东隧西桥方案。2015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工可报告。2016年1月23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深中通道从项目前期论证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

  与漫长的论证筹备阶段不同,深中通道项目开工后即有条不紊地推进。自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期间刷新多项纪录,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可以说深中通道的建设经验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深中大桥创下了全离岸海中钢箱梁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海中锚碇体量最大、主缆钢丝强度最高、颤振检验风速最高等5项世界纪录。为了高效、高质量完成沉管的浮运安装,深中通道建设团队量身定做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创造了两个世界纪录:一是连续6个月,每个月安装两节的安装速度世界纪录;二是连续15个管节安装精度达到了毫米级的世界纪录。世界首创的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最终接头,在长5.1米、宽46米、高9.75米的空间内,要集成11套专用装备,深中通道的建设团队不仅把它顺利制造出来,还成功沉放对接,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加快一体化步伐 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当下,深中通道已顺利贯通,让深圳、中山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辐射粤西及大西南的重要节点。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为深中合作新局铺展出广阔前景。深圳、中山两地携手推动交通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一批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例如,深中航空港项目建成、深中“组合港”再添“神湾-盐田”新线路……更多携手共融的美好蓝图正在描画。深圳、中山两市明确,将加快深南中城际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步伐,合力争取省牵头加快深南中城际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尽快完成纳规、早日开工建设。

  为了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机遇,中山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内通外联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目前,中山市“海陆空铁”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加快建设“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不断完善区域路网衔接。加快构建轨道交通网,未来几年中山在建和谋划的铁路里程达170多公里,投资金额近1000亿元。谋划布局水上交通网,全面推进深中、广中“组合港”航线的深度合作,中山全市各港口已相继开通通往广州南沙、深圳盐田等12条“组合港”航线。主动对接空中交通网,深中航空港建设项目已于5月15日完成装修竣工验收。

  与此同时,深中跨市公交建设提速。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深圳跨市公交工作专班,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构建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明确按“先有后优、确保开通效果、成熟一条实施一条”的原则,分阶段开通公交线路。2024年3月31日,深中跨市公交博览中心公交枢纽工程完工。5月15日,深中航空港传出消息:项目已完成装修竣工验收,机场快线车辆已完成购置和涂装,站点和线路已审批,具备投入使用条件,未来与深中通道同步启用。

  深中通道2024年建成通车,将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新引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深圳、中山两座城市打破海域的阻隔,两地企业可以利用好深中同城化优势,促使经济要素在两个城市间简约、便捷、快速地流动,为企业发展带来双赢。

  《中山日报》记者 何淼/文 缪晓剑/图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