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B1版:8桥见未来 新闻列表
~~~——深中一体化加速,中山主动拥抱珠江口 东岸城市,促进产业科技高端要素汇集

 
2024年06 28
甲辰年五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B18版 2024年06月28日 桥见未来 扩展 收缩 默认

牵手“链上共舞” 一起“创响未来”
深中一体化加速,中山主动拥抱珠江口 东岸城市,促进产业科技高端要素汇集
位于火炬高新区的国家健康基地园区。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从翠亨新区往深圳方向远眺,深中通道蜿蜒盘旋在海面之上。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生命科学园片区。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康方湾区科技园位于深中通道翠亨东站出入口附近。本报记者 王云 摄
  “期待许久的深中通道终于通车了,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通车后交通更便捷,可以更好地实现创业与家庭兼顾。”达影医疗(中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影医疗”)常务副总经理王伟涛说道。

  六年前,王伟涛从深圳来到中山火炬高新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国家健康基地”)创业时,就开始关注深中通道建设进度。

  一桥飞架,梦想成真。与王伟涛的感受一样,深中通道的开通,深中一体化加速,让在中山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本报记者 谭华健

  为创新型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山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链配套能力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之城。

  2018年,一次机缘巧合,长期在北京从事科研工作的海归博士吴涛,选择在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智慧健康小镇创立达影医疗,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筛查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吴涛选择了家住深圳的王伟涛为创业搭档,全力管理中山公司。

  王伟涛回忆说:“当初公司起步时,只有两位员工,现已发展到20多人。公司由初创时的小微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2022年以来,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无疑为一批创新型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王伟涛举例说,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就在家门口,这样有利于全球科技成果在中山加速转化。此外,中山与深圳的距离近了,中山企业更方便招引深圳及全球创新人才,加强与创新平台之间的交流。

  与智慧健康小镇“一江之隔”的深中合作创新区,已颇具吸引力。这里距离深中通道出入口近在咫尺,深中两地产业科技人才交流便捷。比亚迪、彩迅、东方龙大、诚亿等一批深圳企业已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发展之地。

  深圳是创新之城,深中通道开通,改变了两座城市的物理空间,也将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加紧密相连,产生系列“化学反应”。深中通道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大道,也是产业、科技、人才的黄金大道。

  中山正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新机遇,以改革开放创新思维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更加主动地引流产业科技要素汇集中山、服务中山。坚定扛起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责任,推动深中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借势借力深圳、香港等地创新资源,主动面向全球人才发出“招贤令”,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今年初,中山市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全力营造“无创新、不中山”的崇尚创新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努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推动全市各项工作争一流、创一流。

  重磅推出“科创15条”,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创新。中山全力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推出了《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以下简称“科创15条”),投入50亿元鼓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科创15条”,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产业载体建设、增强科研机构赋能产业能力、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推出举措,助力中山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创15条”明确,力争到2025年,中山实现全市R&D投入强度达3.5%,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200家,省市级创新科研团队累计超100家。

  “科创15条”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摆在首位,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其中提出,对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且同比增速超过15%的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同时,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体系。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科创15条”支持镇街开展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专项工作,推动企业建设有研发投入、有研发人员、有研发设备、有研发机构的“四有”科技企业。鼓励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择优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

  在科技产业载体建设上,“科创15条”明确建设高品质科技产业园,鼓励“工改”园区、主题产业园导入科技产业项目。

  在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上,“科创15条”明确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其中,围绕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技术创新需求,支持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此外,“科创15条”还提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区位优势突出,在科技创新上也在主动拥抱深圳及港澳地区,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在深入推进深中创新一体化上,“科创15条”提出借力深圳“科创+”“数字+”“设计+”优势,赋能中山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揭榜制”“悬赏攻坚”等方式,支持中山市企业与深圳等地高校院所开展研发攻关合作。支持深圳等外市科技计划项目到中山市开展成果转化,享受国家、省级项目成果转化同等政策待遇。支持在深圳设立孵化器、科创中心,构建“反向飞地”合作模式,利用深圳创新资源开展项目孵化。在深化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上,支持中山市科技企业联合港澳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共建联合实验室。

  共促科技对接成果“落地开花”

  除了推出系列重磅科技创新政策,中山还加大与深圳的科技交流合作。2023年12月,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举办了一场“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会”,旨在促进中山与深圳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强两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交流合作,为深中两地搭建起产业联动互补的桥梁,共促两地产业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

  今年以来,深中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科技对接成果“落地开花”:拜会深圳大学、中广核研究院等,促进双方合作事项落地;举行“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活动;与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等进行对接交流;举办“2024年科技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暨博士中山行”活动;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合作事宜;通过“揭榜挂帅”“市镇联动”等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支持金鼎光学与深圳大学开展研发攻关合作……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中山与深圳合作由点及面,为推动深中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创新协作格局。今年5月10日,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牵头相关镇街和部门,在深圳举办“深中协同·联合孵化”交流座谈会。其间,深中孵化平台框架合作协议签署,“深中协同·联合孵化·合作平台”揭牌,通过平台搭建,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运用,构建“广深港澳研发、中山孵化产业化”区域创新协作格局。

  一桥飞架东西相连,山水科技比翼齐飞

  2024年3月26日,总投资25亿元的康方湾区科技园在中山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竣工启用。该项目由康方生物旗下子公司康方赛诺医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之一。

  5月23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下称“中山药创院”)挂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筹),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第5个分中心。中山药创院位于中山翠亨新区中山生命科学园内,是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以及中山市首家科研型省级事业单位。截至目前,中山药创院已建立11个专业化研究中心,5个新药研发技术平台,涵盖疾病研究、新药开发、关键技术探索三大核心领域。

  康方湾区科技园和中山药创院位于深中通道翠亨东站出入口附近,尽得地利之便。翠亨新区借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正与深圳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互动发展新格局。

  深中通道西登陆点所在的翠亨新区,及近邻的火炬高新区是中山实施“东承”战略的“桥头堡”,创新发展的“主引擎”。中山火炬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广东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随着深中一体化的加速,火炬高新区正打造“湾区药谷”、“湾区光谷”、“湾区智谷”、“岭南水乡”、深中合作创新区等重大平台,目标是打造湾区科技生态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岭南水乡与现代工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从深中通道向中开高速、南外环方向西行,沿线有五桂山、金钟湖、岐江河等山水自然风光,中山主城区的东区街道、石岐街道、南区街道等沿线布局,形成山水城交融的美丽画卷。更难得是,沿线还是中山创新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周边已建有中山药创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科技创新园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光电光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深中通道+中开高速+南外环”,将深圳产业科技资源与中山产业科技“串”起来,形成一条贯穿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产业科技“黄金走廊”。中山将携手深圳用好“海山湖城”相连和高端产业科技教育人文等资源集聚之优势,打造成大湾区“跨江越海”的创新长廊,让深中“硅谷”成为全球企业家、科学家等向往的创新创业理想家园。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