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周刊 新闻列表
~~~——
~~~——
~~~——

 
2024年07 15
甲辰年六月初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4年07月15日 文化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祖籍中山张溪的澳门长虹音乐会会长杜存忠播撒民乐种子
​以民乐勾勒中华“锦绣山河”
《锦绣山河》澳门长虹民族乐团音乐会。
杜存忠在指挥乐队演奏。
  七月,穿越千年的国风雅韵,将奏响于华洋混杂的澳门,犹如一阵清凉的风,拂去炎炎夏日带来的烦躁。

  由澳门长虹音乐会主办,澳门基金会及霍英东基金会赞助的“第二届澳门中乐节·2024”将于7月19日至30日在澳门举行,届时将带来多场音乐会、图片展、乐器介绍及音乐文化座谈会等。其中,“长虹”将与多个演出团体携手带来14场音乐会。

  “澳门中乐节各场音乐会门票于7月12日起免费派发。”澳门长虹音乐会会长杜存忠向本报记者介绍道。祖籍中山张溪、出生并受教育于澳门的杜存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他盛情邀请中山的乐迷和乐团参与澳门中乐节,以增进两地文化交流。

  统筹:廖薇 方嘉雯

  文/本报记者 廖薇

  图/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民间乐团“长虹”

  奉上中国民乐“满汉全席”

  2024年5月5日晚上,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内,杜存忠如愿以偿。

  “回家乡中山很多次,演出还是第一次。”当晚的演出由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主办,为报答父老乡亲们的捧场,他率领长虹民族乐团奉上中国民乐的“满汉全席”,他们的演出曲目涵盖多地民乐特色:广东经典名作《步步高》《平湖秋月》,山东民乐《春到沂河》、四川著名的扬琴牌子曲《将军令》、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彝族酒歌》等,以及展现劳动人民精神风貌的《织出彩虹万里长》《稻香时节》,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港风浓郁的《电视主题曲组曲》。音乐带着人们畅游中华大地的“锦绣山河”,也让中山乐迷感受到一个澳门民间音乐团体不容小觑的专业实力。

  “我们是参考专业乐团的模式来运作的。”对于澳门长虹民族乐团的来历,杜存忠向记者娓娓道来。

  小小的澳门,面积不大,社团文化却相当活跃。这自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他透露“活动项目最多可以获得50%的经费支持。”除此之外,社团也会面向社会寻求赞助。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致力于建设“演艺之都”,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彰显文化活力。对此,澳门自有“底气”,仅职业乐团,就“三足鼎立”:澳门中乐团,澳门弦乐团,警察乐团。民间社团更如繁花绽放,其中的澳门长虹音乐会下设有长虹民族乐团和长虹艺术活动中心,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

  “长虹”的前身为1968年成立的澳门街区学习宣传队,早期成员规模达数百人之多,涵盖歌唱、舞蹈和民乐演奏三大类型,后逐渐侧重于民族音乐推广。延续至今,长虹音乐会的成员仍有两百多名,其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93岁。民族乐团的成员,除了民乐爱好者,也不乏从澳门中乐团退休的实力派。事实上,乐团的成员都是“非专业”的演奏家,他们白天都有一份正职,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排练,并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留下一连串余音绕梁的回响。

  杜存忠称,鉴于业余社团经常流失人员的现象,长虹十分重视对成员的培养,特别是乐团演奏人员,因此开办了长虹艺术活动中心,开展民乐培训。部分成员经过培训后,还会选择前往中央音乐学院或星海音乐学院深造,学成后又回澳门服务。由此,“长虹”源源不断地播下民乐种子,种子们逐渐抽芽、开花,形成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学艺缘起“长虹” 撒播民乐种子

  懂得演奏月琴、秦琴、琵琶、中阮、柳琴与扬琴,还是长虹民族乐团的指挥,杜存忠可谓民乐“多面手”,他本人与民乐的缘分,也是因“长虹”而起。

  1973年,在“长虹”早期成员的熏陶下,他开始学习月琴、秦琴;1975年随澳门琵琶导师陈昌波先生学习琵琶;1979年,他见证了澳门长虹音乐会正式注册成立。198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澳门中乐团,多次随团远赴葡萄牙、印度、比利时及中国内地演出。

  澳门从古至今都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这让他们有机会欣赏到许多国内外的高水平演出,眼界更加开阔。在澳门中乐团的经历,更是让杜存忠得以接触许多一流的民乐演奏家,他们相互切磋,亦师亦友。他不断拜师,精进琴艺。阮演奏家林吉良,柳琴演奏家冯银成及许昭雄,新加坡指挥顾立民及中国指挥家王永吉,都曾是他的老师。

  “其实我当时在跨国药企工作,老板还准备给我升职做高管,但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玩民乐,我选择了提前退休。”

  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退休,是在澳门中乐团。此后,杜存忠又重新回到“长虹”,成为一名民乐播种人。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不断壮大协会的发展。如今,他不仅担任澳门长虹音乐会会长,还是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的副会长,并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琵琶研究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等组织。他多次带领澳门长虹民族乐团及其学生到香港、台湾、广州、常德、厦门、上海演出,此外还远赴印度、日本、葡萄牙、 韩国及缅甸等国家表演。

  除此之外,杜存忠还在圣心女子英文中学、同善堂中学、澳门大学附属应用学校、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岭南中学等七八所学校相继承担教学任务。“类似民乐进校园的活动,我们在澳门很早便开始了,起码超过20年。我见证了许多校园民乐队从无到有。”眼见懂得欣赏民乐的听众渐多,青年人才辈出,他的内心也充满自豪,“如今,我们很多会员都是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

  再启澳门中乐节 20多个民乐团大联欢

  多元文化的交融,是澳门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长虹”的民乐推广实践中,我们同样感受到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大放异彩。

  早在1995年3月,“长虹”便突破性地与澳门土生葡人组成“新风格乐队”,携手为澳门艺术节演出具有浓郁本土色彩的乐曲,此举受到中葡人士的热烈欢迎,进而促成了出版激光唱片计划的实现。澳门第一张中葡合作的唱片应运而生,这对澳门的民乐人而言,同样也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创举。

  每个演奏家,都需要经过不断的舞台锻炼才能获得成长。长虹音乐会长期致力于举办大型中国民族音乐专场演出。自1992年起,它便先后邀请过多位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著名音乐家赴澳合作演出,增进澳门与各地音乐界的友谊,也在无形中促进了乐团演出水准的提升,并让当地居民得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的民乐飨宴。

  随着名气渐盛,长虹民族乐团也被澳门当地政府视为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大使,多次应邀到国内外演出,其中的“高光时刻”包括:

  2010年6月到上海世界博览会献演,随后赴葡萄牙宣传《澳门周在里斯本》;

  2018年7月又赴葡萄牙进行“长虹·葡国行”巡演;

  2019年5月再赴葡萄牙参加《中国民乐与乐器:里斯本第四届研讨会》演出,并应邀到BRAGA的孔子学院米尼奥大学演出……

  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届澳门中乐节·2024”中,“澳门缘·长虹情——澳门长虹音乐会成立四十五载图片展”将为观众呈现长虹人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2021年7月,长虹主办了澳门史上首个‘澳门中乐节’,汇集了近20个中乐团体、逾400名表演者,给大家带来难忘的民乐观赏体验。”杜存忠介绍,疫情之后,澳门中乐节终于得以在今年7月重启,恰逢今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这次民乐盛典收到了来自长虹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澳门演艺学院、东方之声国乐团、青年古筝艺术团、澳门坊众学校、珠海阮之韵组合及珠海华音乐坊等20多个中乐团体的热情支持。除了音乐表演,本届澳门中乐节还将举办两场座谈会及三项中乐文化创意比赛,并策划了一场“山川戏偶玩转中乐之吹、弹、拉、打”,尝试以戏偶故事介绍中国乐器,拉近孩童与民乐的距离。

  “坚持了这么多年,都是因为热爱。”杜存忠说出了每一个“长虹人”的心声。成立至今,长虹音乐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经历过大环境的变迁、会址不稳定、人员重组、稍有发展后再分裂等挑战与困境。

  幸运的是,在每一次的冲击中,长虹都能适时调整策略,顺利渡过难关。“承传国粹,创展未来”,这是写在《澳门长虹音乐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特刊》封面上的八个大字。今年45岁的它,初心不改。

  “对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得越深,你会愈发从心底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而感到无比的自豪。”杜存忠说。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