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周刊 新闻列表
~~~——长篇纪实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创作侧记

 
2024年07 22
甲辰年六月十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4年07月22日 文化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穿越千年文明 读懂城市现实
长篇纪实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创作侧记
《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最近出版。 资料图片
7月9日拍摄的深中通道。 本报记者 夏升权 摄
  深中通道通车前夕,由中山日报团队精心策划的长篇纪实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正式发布。该书由中山日报社资深记者团队创作,以专业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穿越千年文明,重返历史现场,采用新闻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历史变迁和时代语境下的深中通道,剖析了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当下和未来的深远影响,全景式展现了“大桥时代”非凡意义。

  文字整理/见习记者 颜子怡

  从一座大桥切入

  《深中通道》的创作缘起于一次工作交流。2022年底,记者团队在一次工作交流中谈到了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作为媒体人需要做一点什么。他们从技术层面、创作层面、新闻层面都进行了探讨。基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结合地方实际的经验,他们决定落脚点不放到深中通道本身上去,而是放到为什么会产生深中通道的土壤中去。

  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认为,深中通道作为国家超级重点工程,而中山日报社作为地方媒体,很难深入到政策细微处去解读。在技术层面,深中通道有无数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果整本书围绕怎么去建设深中通道,这不是记者的优势,而且有可能写成一本枯燥乏味的技术探讨书。作为媒体人,当然考虑更多的是,深中通道与地方经验结合的一本书,并能从深中通道这个点看到这个地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他们的创作初衷。

  基于以上考虑,他们最后确定“深中通道”叙述要立体展现历史和时代语境下的深中通道。他们希望用田野调查和新闻调查结合的方法,深入历史细微,观照现实生活;用文学的笔法、新闻的敏捷、历史的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展示珠江口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个策划里,他们重点是写出产生深中通道的土壤,深中通道就有如一辆时光机器,他们通过这个时光机器再现香山的历史,以香山(中山)为视角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有了这个主导思想以后,他们就开始了行动。组建了创作团队,并在2022年底开始在中山日报上刊发“穿越深中通道”系列报道,时间从2022年的11月开始,到刊发完最后一篇,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3月,整个报道经历了一年多。

  出现在书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作者团队都经过了认真的探访、观察、梳理和思考,最后才把香山重要的历史节点呈现给读者。这本书从策划到采访、写作,再到出版,用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中山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作为每天奔走在城市大街小巷、感受和记录这座城市发展脉动的媒体人来说,更有责任和使命把深中通道放在中山乃至广东发展的大历史下,带领读者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更加理性的眼光,从一座大桥切入,完成一次有关中山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对话。所以,《深中通道》不仅书写建设者的付出与奉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而且还将深中通道与地方经验结合,并从深中通道这个点看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读历史写当下,都是为了更好地读懂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漆亚林评价《深中通道》为“在历史中观照现实,让历史照进现实”。

  “在深中一体化发展的语境中,深中通道的通车试图完成一场历史与当下的旷世对话,凸显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文明互构的态势。文化的交融,让两城有更多的黏合力、凝聚力。深圳和中山具有各自的核心优势,通过知识资源、能力的‘涌现’与‘溢出’,实现双向奔赴,彼此增益,进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合作。”

  漆亚林认为,中山的历史,可以说是香山发展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部体现岭南海洋文明、商业文明与革命文化的特色史。漆亚林从历史角度,对《深中通道》进行了评价,在他看来,该书作者梳理了香山(中山)的历史,重新认识了香山(中山)。

  从地理变迁来看,香山和人类塑造珠三角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将继续向前,如历史的车轮。香山在这些地图里像大海里的一颗明珠,以海纳百川之势,拥抱着山海,接纳着泥沙堆积,凝视着时空变幻,这是自然和人类共同的选择。

  从早期沙丘遗址来说,珠江口地区是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实我们所说的香山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开发、积累的过程,是几千年来长期与大海交流的过程,它会一直不断向前延续下去。概而言之,那是一种海洋文明才具有的人文气质。

  从早期原住民来说,这里曾经是疍家人聚居的地方,他们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咸水歌至今依然流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来到这里,他们将与本土人一道在这里繁衍、生活、融合,以自己的方式把故事书写下去。

  从早期移民的构成来看,香山从来都是一个开放接纳的地方。而香山建县对于香山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昭示了中国经济中心南迁、国家意识形态向南传播扩散的过程。建县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海盐生产和稻米生产,香山县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性也由此凸显。

  从香山文脉的形成和传承来说,马南宝、高添等民族英雄为本土精神的源头,而香山人、岭南大儒黄佐身上正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即在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保持着一种不断变革创新的文化特质。

  从新老沙田的社会演变来看,16世纪的宗祠文化演变奠定了香山地区的最初社会结构,形成了耕读传家的传统。

  从近代的贸易史来看,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香山县偏僻的渔村逐渐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埠,香山县乃至整个广东也由此被快速地拉入世界经济大格局中。澳门的开放,对香山的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产生了直接而深层的影响。以澳门为中心,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与交融,并持续向周边扩散。香山开风气之先,香山人成为了中国最早看世界的一群人。

  从工业化的进程来看,中山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工业化革命,迈入了改革开放时代,迎来了中山发展最好的四十年,迈入了小康社会。

  从湾区枢纽的角度来看,中山翠亨新区位于南沙、前海、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以及广深港澳四大城市“同心圆”的中心位置。中山正逐步成为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心位置,翠亨新区有条件成为珠江口“黄金内湾”新支点,成为中山的“东承”桥头堡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

  漆亚林认为,读历史和写当下,都是为了更好地读懂现实。

  当前,中山正坚定不移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新机遇,全力推进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奋力跑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速度”。2024年,焕然一新的“中山号”,承载着新的希望、新的期待,必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呼啸驶向“大桥时代”,拥抱“大桥经济”。

  专家型记者的深厚功底与责任担当

  7月5日,《深中通道》新书研讨会在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

  中山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山市作协原主席郑万里表示,《深中通道》这本书策划合理,立意高远。伶仃洋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活跃地域,这里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有着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传统特质。《深中通道》从浩瀚历史中精准选取了部分切面,并用朴实生动的叙事方式将其活化,整体流畅灵动,史料扎实。

  中山市作协主席马拉认为,《深中通道》的创作注重方法和步骤,写深中通道,但不只写深中通道。作者们立足大时代,回望历史隧道,准确捕捉有效信息,并加以深入思考和理性表达。作品思路清晰,史料丰富,自然流淌的文字中蕴含着饱满的城市精神和人文观照。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胡波总结了《深中通道》一书的五个特点。一是有问题意识,为什么要写?怎么写?他认为作者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看待伶仃洋地区变迁,并由此形成叙事逻辑;二是有史学眼光,作者立足于当代放眼回望历史长河,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古”式的调查研究,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历史细节;三是有考实的功夫,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作者们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考证史实,甚至多次回到历史发生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四是有文学的表述,作品将严肃枯燥的历史议题故事化、可读化,体现出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五是有真情的流淌,这本书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作者们长期跟进、长期投入的结果,他们不讨巧不唯虚,用浓浓的情感和丰富的知识完成了这次书写。

  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黄灼展认为,创作团队凭借对大事件的敏感展开创作。读完全书,从香山大儒黄佐、郭乐家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人物和事件,体现出了中山人面对困难,敢于拼搏,改革实干的精气神,写出了中山的人文精神。

  中山市社科联学术规划部科长李杰锋认为,《深中通道》一书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既紧贴时代脉搏,又叩响历史大门。作者们将深中通道与香山历史文化相结合,对每个历史时期中山人的创新精神加以刻画,思考深刻,对中山进一步学习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经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

  中山市文联文艺发展部四级主任科员连林耿表示,该书以深中通道为时空坐标,写出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错。新书在深中通道开通前发布上市,丰富了深中通道宣传产品的品类,增加了深中通道宣传的分量。

  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副主任、香山文化研究院理事长冷启迪表示,几位作者在各自长期耕耘的领域里付出了大量心血,捕捉记录了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的人物和故事,呈现出当今大国重器的风采,同时也对中山人文历史的高光时刻进行了全新书写。

  创作成员分享心得

  吴森林:发挥优势,做专家型记者

  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巨变,媒体从业者需要建立更多元的视角和方式,来观察、思考社会动态。特别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或在某些重要领域,党媒记者要当仁不让,充分发挥自身功底扎实、体系完整、治学严谨的优势,做一名专家型记者。这也是《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这本书的策划初衷。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创作团队穿越深中通道,穿越历史与现实,形成了大量的、珍贵的思考与表达,不仅个人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水平得到提升,还为新时代记者坚持深耕内容、全力打造精品提供了可参考范式。伶仃洋风起浪涌,大湾区千帆竞发,希望大家以后有更多机会,用手中的笔、镜头和摄像机,见证、记录、参与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杨彦华:将田野调查与新闻调查相结合

  无论多难,只要是有意义的事,都要咬紧牙关做下去。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会获得涅槃和新生。

  2022年,在大家还没聚焦深中通道这件事情上时,我们就开始了策划。我们选择的是新闻人独有的赛道,定位是通过梳理历史,理解事物发展的逻辑,讲述为什么会产生深中通道的土壤。我们坚定地选择了田野调查和新闻调查的方法,以及大历史的写法完成了整个系列。战胜困难,才可以真正进步。通过这本书,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角。

  黄凡: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是怀着敬畏心写作的。作为一名长期耕耘政经线的记者,我见证着中山经济的转型发展。我们将中山的发展放置在千年的历史背景下,去探索怎样的力量推动中山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

  我探索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山发展的力量和走向。我从未如此苦苦思索,既大胆又小心地探寻答案。在时代的河流中,我取了几瓢水,希望从这些样本能尝到河流的味道。“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话可以概括我写作时的心情。

  何淼:创作过程是一场“双向奔赴”

  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是对超级工程建设的深度探讨和记录。过去7年多,我深入一线采访,全方位地记录了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这项国家重大工程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的。

  这个创作过程是一场“双向奔赴”。在职业生涯的成熟期,我遇到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工程,给予我施展才能的舞台。书稿创作过程中,我对7年多的新闻采访素材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超级工程的背后故事和深远意义。

  黄启艳:我们完成了这场“压力测试”

  做一线记者多年,总想做点不一样的。2022年某个夏天的中午,当彦华提出用大历史观来解读深中通道的思路时,我特别兴奋,认为这将跳出一般的新闻采写路径,带来不一样的写作体验和收获。头几篇稿件出来后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我始终坚信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我愿意花费时间埋首故纸堆,梳理和勾连一段未曾关注的历史,并将历史照进现实。写作过程是对心智的磨炼,核实史实尤其需要耐心和技巧,所幸遇到的人都很友好。这是一项“有难度的写作”,我们都完成了这场“压力测试”。我觉得我们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