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倩荷 通讯员 钟仁宣
■履职
聚焦经济、科技、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履职以来,赵晷湘秉承一个原则:每年只提出一件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或议案。这些建议或议案大多围绕经济、科技、教育三大领域,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在提交的21件建议或议案中,经济学领域的建议或议案占据了三分之二的重头戏。其中,有5件被市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1件更是被确定为大会议案。他提出的雨污分流、统筹整合中山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时间回溯到2009年8月,赵晷湘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身份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政府组成人员座谈会,他在发言时第一次提出了“全域中山”这一概念。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笑着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很多人误以为是‘全裕(富裕)中山’。”为了澄清这一误解,赵晷湘在《中山日报》发表了《用“全域”理念促均衡发展》一文,对“全域中山”这一新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运用。
“全域中山”这一新概念提出后,迅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先后被2010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和2011年中山市委工作报告采纳,更成为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理念。
说起履职过程中的难忘时刻,赵晷湘提到了2016年的那次经历。其实早在2015年年底,赵晷湘就已经在思考深中通道对未来中山的影响。
当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深中通道的建设,赵晷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背后的挑战。在中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他果断提出了《要求提前应对深中通道对中山带来的人才挑战,防止出现“人才顺差”现象的建议》。这份前瞻性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跟进,相关领导亲自来到他的办公室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了他作为人大代表的声音。回忆起那次会面,赵晷湘依然激动不已。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和作为。作为人大代表,在履职时要聚焦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基层调研发现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民生问题,积极提出议案和建议,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百千万工程’的推动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接下来,赵晷湘将持续关注中山各镇街、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推动强村公司发展、加强农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发力。
■焦点
“一号议案”落地见效 任务基本完成
今年年初,中山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关于聚焦“强、美、治”目标 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议案》作为大会“一号议案”,并交市政府办理。于是,市政府通过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推动农文旅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更高品质绿美生态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深入开展帮扶协作、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8项主要任务,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11月,市政府作出关于办理2024年市人大“一号议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目前,“一号议案”确定的8项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听取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意见和在线沟通后,积极参加了市人大对一号议案办理的专项视察、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密切关注。”赵晷湘对积极推动大会“一号议案”贡献自己的代表力量。作为2024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的领衔代表,赵晷湘建议,中山在打造现代产业集群过程中,要用活用好用足国家、省、市级有关政策利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和高水平集聚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看到“一号议案”办理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赵晷湘认为还要认真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经济强”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够充分,科研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有待提升;二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不多,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且镇、村发展不平衡;三是农文旅项目进展稍显缓慢。
“要培育壮大强村公司,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赵晷湘认为,目前我市强村公司发展存在统筹规划少、经营门类单一、资源整合能力弱、市场化经营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建议强化市和镇街对强村公司的统筹规划、帮扶支持,加快培育壮大强村公司。
“中山市内的农文旅景点很分散、聚合力差,产业呈现的是‘星星多、月亮少’现状。想要在竞争白热化的广东文旅中突围而出,中山农文旅产业发展还是需要‘龙头项目’作为拉动引擎,才能达到‘串珠成链’的效果。”面对农文旅产业的同质化发展如何进行破局,赵晷湘建议加快完成中山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平台规划的编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及属地镇街,合力解决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如融资问题、用地问题等,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