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佛山举行的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出现了新鲜的一幕:在由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的集体咏春拳操和集体咏春拳比赛中,不少队伍在上场后先背诵一段铿锵有力、气势豪迈的武德篇或者《少年中国说》,然后才正式进入比赛环节,施展拳脚功夫。
本次赛事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地区)的国际武联会员协会、20多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以及全国各地的代表队,共计2703名运动员参赛。
据赛事仲裁主任李兆伟介绍,这次大赛不仅仅是国际赛事,还是面向广大国内参赛者的段位制和段级比赛,因为广东当地的青少年参赛者众多,背诵武德篇和《少年中国说》是针对青少年赛事的一次创新。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院长,李兆伟表示:“武术在青少年教育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师在平时训练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围绕铸就‘中国心、民族魂’的中心,在训练和比赛中让孩子们把背诵和演练结合在一起,加深‘复兴中华、与国无疆’的爱国信念和武德教育,加强对中国文化和武术内涵的理解认知。”
佛山顺德勒流中学校长赖光明介绍,全校2700余名学生在每天大课间操时都会演练咏春拳操,背诵武德篇和《少年中国说》片段。在他看来,习武之人向来崇德,其外延宽广,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青少年深刻理解武术规范准则、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理解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赖光明说。
大学期间才开始接触咏春拳的张志斌不但自己打比赛,毕业后更是成为佛山弘晟咏春拳馆的一名专职教练。他说:“学功夫的人除了练习拳脚,还追求‘仁义礼智信勇’,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每天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背诵(武德篇和《少年中国说》),也许他们现在还不是特别理解里面的深层含义,但他们会循序渐进,慢慢理解的。”
11岁的童楷博从7岁起练习咏春拳,最大变化就是“身强力壮”,“但我在学校里绝对不会去欺负其他同学,武德篇里说了要‘恭敬辞让,相待以礼’。”
不少外国运动员在看了孩子们的背诵和演练后,纷纷表示“中国功夫很有内涵”。学习咏春拳12年的保加利亚选手比泽尔夫说自己从翻译那里了解到孩子们背诵的内容,觉得“特别有气势、有力量”。
外交学院体育对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庆杰说:“在面向外国武术爱好者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讲解‘阴阳、五行、点到为止、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等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将武术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使武术文化在世界各地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新华社广东佛山1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