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郑世鑫 雷勇
■搭好沟通桥梁,寻找共赢方案
在执行工作中,该中心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理念,注重执行和解,在定分止争的同时,积极增进当事人之间的信任。通过充分信息披露和沟通桥梁的搭建,有效促进了当事人之间的和谐沟通。
以某建筑公司与某工程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为例,面对被执行人名下无足额财产可执行的情况,执行人员深入了解未履行生效裁决的原因,积极促进双方当事人充分沟通。最终,被执行人主动缴纳了全部案款1836余万元,实现了案件的和解履行,充分体现了和谐执行的理念。
同时,执行事务中心还注重说法析理,寻求双方共赢的解决方案。在第一起案件中,某银行与曹某、陈某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陷入僵局。根据生效仲裁裁决,曹某需向银行偿还借款本金1485347.2元及相应利息、罚息和复利。银行申请对曹某名下抵押的房屋进行拍卖以偿还债务。然而,被执行人曹某因经营不善、家庭收入锐减,无法继续支付按揭款项,请求按原合同继续分期支付。执行人员深入调研楼市行情后,发现强制拍卖可能导致成交价无法覆盖抵押债权,给双方带来重大损失。经过承办法官与银行多次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曹某继续按原借款合同分期偿还债务,避免了“双输”局面。
另一案例中,中山市某木业公司与某投资公司的拖欠货款纠纷也通过和解得以圆满解决。在被执行人暂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执行人员积极沟通,被执行人提出以另一公司的优质应收工程款债权作担保的履行方案,得到了申请执行人的认可,从而顺利和解结案。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在法治护航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成果。
■坚持执行公开,适当惩戒失信行为
在执行公开方面,该中心坚持信息公开与执行过程公开并重,确保了当事人的全面参与。
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财产保全案中,法院依法对被申请人公司名下价值1亿元的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面对被申请人的置换请求,执行人员充分听取了双方意见,并现场查勘标的物状况,最终作出了合理的变更保全裁定,既保障了市场交易秩序,又平衡了双方权益,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满意。
在效率为先的原则指导下,该中心不断优化执行流程,提高执行效率。数据显示,中山中院执行事务中心平均结案用时约30天,位居全省前列。在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中,执行人员在立案当天即联系上被执行人,并督促其履行义务,仅用1天时间就成功执结案件。另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从立案到和解履行完毕,全程仅用时4天,展现了执行工作的高效与便捷。
同时,该中心还坚持比例原则,选择适当的执行措施惩戒失信行为。在一起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面对被执行人的拒执行为,执行人员依法采取限制消费等措施进行惩戒,最终促使被执行人全额履行了义务。另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中,执行人员通过强大的执行威慑,成功促使被执行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有效维护了市场诚信体系。
中山中院执行事务中心通过公开、高效、威慑的执行工作,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该中心将继续秉持法治精神,不断创新执行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