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期几幅佳作中可以看到摄影师的尝试与突破,为得到更佳影像而努力。
本期两幅作品巧妙利用慢速拍摄,成为作品中点睛之处。张大鹏的《跆拳道表演》拍摄的是校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一幕,在这种人多且杂的场景中一般很难拍摄到特别理想的图片。摄影师找了一个稍高的角度,将评委、表演学生、观众自然分为三个平行区块,再通过低感光度、小光圈在阳光充足的户外营造慢速拍摄条件,且速度把握得当,表演者虚化但动作尚可观看,画面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刘诗觉的 《白鹭栖枝头》以冷色蓝调为主调,慢速拍摄定格了栖于枝头的白鹭,飞行空中的白鹭成为一片片虚幻的白影,整幅作品如梦似幻。
还有三幅作品则是利用光线为画面增色。米立的《童话世界》使用无人机高空俯拍水库中的落羽杉林,斜射的阳光不仅将树木的影子拉长投射在水面中,更加凸显了落羽杉和水面颜色,也增添了更多颜色过渡的层次,整个画面美轮美奂。高杏桐的《鸭肥人欢》拍摄时机把握得当,同时利用侧逆光,勾勒出的金色线条凸显了主体。吴冠洪的《乒乓球爱好者》在临近黄昏时拍摄,拍摄位置选在阳光照射的90°垂直角,利用暖阳为人物勾勒面部轮廓,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同时夕阳较低的色温也为画面蒙上了一层暖色。
苏慕轼的《龙腾飞跃》通过接片的方式将巨龙形态在一个画面上展现出来,令人感受到菊展上这条长龙的震撼之处。
文/本报记者 文波 图编/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