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镇域经济提质增效
中山不设县,如何做强镇域经济,有哪些成效?这一问题备受媒体关注。肖展欣表示,中山镇域经济发达,有许多专业镇;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拥有3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为做强镇域经济,中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跨镇布局现代主题产业园,去年新增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3.3%;加快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增至4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1883家。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山出台扶持政策,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76%,中山制造正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山规划建设十大农业产业园,推动优势农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价值;持续推动文旅消费进乡村,打造多元业态,将深中通道带来的“泼天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大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集体收入倍增计划,成立“强村公司”179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十年保持全省最小。
下一步,中山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强镇兴村,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绘就幸福美丽城乡新画卷
中山在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亮点和成效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