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也是中山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近年来,中山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在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之际,中山日报、中山+推出“聚焦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栏目,聚焦中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展开报道。
“去年,我们在研发上投入2800多万元,占营业额度比例11%,在半导体领域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以科技创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春节前夕,中山市博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仍在开展科研攻关,其运营兼行政总监黄利华介绍,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取得发明、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等专利163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4件。
中山市博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测达”)位于坦洲镇,以先进的电子产品制造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国内外客户,与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山市工程技术中心单位、中山市创新标杆企业等称号。
本报记者 黄靖怡
■半导体测试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博测达生产车间里,几名员工正在为产品测试工作做最后的冲刺。
“这台机器是光传感芯片专用测试分选机,主要用来做半导体芯片的外观检测和测试分拣,2023年开始筹备研发,目前已实现量产。”该公司半导体事业部总监高停介绍,此前,半导体测试市场基本上依赖进口设备,为打破国外设备垄断局面,公司开启了自主研发之路。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学习国外经验,博测达结合客户定制化需求,开始招兵买马。但是,他们发现,机器的精度成了研发中最大的挑战。“半导体待测物料尺寸很小,最小能到1mm×1mm,对设计加工的精度要求较高。”高停表示,“我们自主研发的分选机目前处在国内领先地位,支持18个芯片同时测试,两个产品测试间隔时间可达到450毫秒,同时强化了漏光设计,与国外先进的同类设备相比,是有竞争优势的。”
此外,在半导体领域,博测达还研发了高精度温控系统,与光传感芯片专用测试分选机一同实现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多条大规模产量测试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博测达通过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成功开发了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核心部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等大规模量产测试线,并承担了我市关于汽车电子测试行业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等重大研发专项。
这些测试线在正式推出前,历经了千锤百炼。在该公司副总经理汪时涛看来,其中毫米波雷达自动化测试的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毫米波的探测速度在500km/小时,甚至部分已达到720km/小时,精度范围达到了厘米级。”
为了让测试设备的环境模拟精度和速度能匹配上产品的要求,负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团队成员在经过多次试验与反复验证后,研发出的全新毫米波测试设备不仅满足了上述要求,还成功将设备从手动测试模式转为全自动化测试模式,并搭配了机械手和视觉系统,实现无人值守的测试模式,目前该设备已实现量产。
“新的一年,博测达将继续用好各项支持政策,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与各高校进一步开展合作,聚焦新材料领域。同时,在半导体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黄利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