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
~~~——
~~~——
~~~——
~~~——
~~~——
~~~——

 
2025年02 08
乙巳年正月十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5年02月08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2025年春节假期,中山实现旅游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12.35%
8天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1月30日晚,游客在中山影视城内观看舞蹈表演。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2025年中山春节嘉年华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举办,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观光购物。 本报记者 文波 摄
  大年初一清晨,中山影视城安全办主任王治火,像过去二十二年一样来到景区巡查。不一样的是,这天等待入场的游客队伍已从门口的闸机处,排到了广场上的喷泉前。这座已有24年历史的老景区,因环境的焕新升级、活动的精彩纷呈以及深中通道的流量加持而成为今年春节的“爆款”。

  透过长安街上的雕花窗棂望去,汉服少女、直播网红与各地游客的身影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他们手中的消费数据,正改写着这座城市的文旅基因:2025年春节假期八日(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0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6%;实现旅游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12.35%。

  当无人机镜头掠过中山影视城的民国街巷,定格在孙文西路步行街美食摊位蒸腾的水蒸气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据曲线的跃升,更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完美交融、文化自信与经济活力的双重绽放。

  统筹/本报记者 付陈陈

  采写/本报记者 付陈陈 闫莹莹

  景区表演不分昼夜 “顶流”景点美食飘香

  粤剧名家名段轮番登场,悠扬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岭南戏曲的黄金时代;色彩斑斓的彩带龙在空中翻腾飞舞,寓意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当夜幕降临,中山影视城又变身梦幻的彩灯世界,仿佛将人们带入童话般的梦境……

  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春节,全新升级的中山影视城以“非遗+旅游”为核心盛情展现湾区精彩,推出日间民俗展演与夜间光影秀双重体验,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视听盛宴。

  除了视觉上的享受,夜场活动还融入了丰富的民俗表演。热情洋溢的迎客舞拉开了夜晚的序幕,表达对八方来客的欢迎与祝福。非遗火壶表演则让人惊叹不已,技艺精湛的传承人将火壶玩得出神入化,火花四溅,场面惊险刺激。打铁花表演更是将夜晚的气氛推向高潮,铁水腾空,化作满天繁星,点亮了整个夜空,令人震撼不已。

  在这里,无论是白天的热闹巡游,还是夜晚的梦幻彩灯,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节日的喜悦。据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中山影视城除夕至初七总客流逾8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60%。

  同样在新春佳节期间成为“顶流”的,还有焕新升级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日均客流超万人次。以“金蛇舞香山”为主题的嘉年华汇聚石岐乳鸽、菊花芝士饼等本土美食,仅岐苑酒家单日乳鸽销量便突破千只,菊花芝士饼摊位高峰期每小时售出百余个,6000朵菊花原料首日消耗近四分之一。国潮汉服秀沿骑楼巡游,传统道具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市民游客可免费拍摄古风大片;香山剧场连续六晚举办新春音乐会,香港艺人助阵的流行音乐会更将氛围推向高潮。

  “三味”套餐任君选 文化盛宴不重样

  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新风尚。今年春节期间,市博物馆新馆精心准备了新年“文化大餐”,推出了“迎春纳福乐翻天,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白蛇传》主题展演、非遗手工体验、历史展览等,让游客在红火氛围中品味文化。其中,“春日暖新岁”节目以舞蹈、京剧等形式演绎经典桥段,吸引大批家庭游客;互动区“找福字”“飞花令”等游戏及年俗手作体验,让传统文化焕发新趣。

  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大年初五,市博物馆新馆迎来了第200万名游客,这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惊喜地收到了她到中山的首份“锦鲤大礼包”。

  春节期间,市博总馆接待游客9.02万人次,商业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接待4.55万人次,华侨文化与历史主题公益讲解更是广受好评。

  “文化过大年”同样成为中山纪念图书馆新春佳节的活动亮点,涵盖非遗展览、科技体验、亲子阅读等十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数千市民走进图书馆,在书香与年味的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体验创新阅读形式。

  而在中山美术馆,“艺海掇英——中国水墨画名家精品大展”“灵蛇献瑞——第九届生肖文化视觉艺术大赛作品展”以及“乙巳新春 书签寄情”书签制作体验活动的举办,同样为市民献上了一道回味无穷的文化大餐。

  全市各级文化场馆也组织举办了近100场文艺展演活动,包括传统非遗表演、新春音乐会、花灯会等,共同献上彩龙飞舞、水火交融的节日盛景,让市民游客在逛年味市集、赏传统民俗、看精彩演出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

  “反向旅游”悄然兴起 乡村文旅势头正猛

  深中通道开通的首个春节,一场关于“反向旅游”的热潮正在岭南乡野悄然兴起。那些承载着农耕记忆的村落,正通过农文旅融合的创造性转化,成为都市人寻觅诗意栖居的新坐标。

  “春节期间,我们的游客数量达到了63.9万人次。”在2月6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骄傲地宣布了春节期间的“战果”。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乡村游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华丽转身:在深中通道的流量加持下,崖口海鲜街前排起了长达两公里的长龙,五花八门的车牌几乎集齐了粤港澳三地的简称;民宿经济迎来井喷式增长,连续七晚所有客房几乎订购一空。

  在距崖口30公里的曹边村,村党委书记梁志国带领团队筹备数月的“年味大戏”如期开演:百年榕树下,港澳青年体验泥煨鸡的古法制作;侨胞后裔在龙窑披萨炉前,将意大利面点技法与本地食材奇妙融合;“00后”游客举着手机,穿梭在3D墙绘与镬耳屋构成的时空隧道里。数据显示,这个仅千余人口的村落,春节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

  在雍陌村,这样的热闹则以另一种形式呈现:雍陌村联合中山温泉景区联动推出了一系列非遗民俗新春游园会,精彩的舞狮财神大巡游、诱人的美食试吃活动轮番上演,让来往的村民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家味”“人情味”。近两个三月内,雍陌村业态迅速升级,新增特色商铺十余家,春节前四天游客量同比增长21%,部分新业态日均营业额突破万元。

  从崖口的海田交响到曹边的古今对话,从雍陌的文旅创新到中山乡村的集体觉醒,这场春节旅游热潮正揭示着乡村振兴的新逻辑: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正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六大商圈揽金过亿元 创新催生消费新活力

  作为消费的主阵地之一,今年春节期间,中山商圈联合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消费“狂飙”大戏,为本土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4日期间,大信AB座、万象汇等六大商圈累计接待客流超200万人次,创下逾亿元营业额,用实打实的数据诠释了何谓“热辣滚烫”的春节经济。

  万象汇负一层的盒马首店成为现象级存在,除夕当日2万客流挤爆门店,帝王蟹日销百只、车厘子狂卖600件,烘焙区日均销售破10万。为应对汹涌人潮,门店不得不实施阶段性限流,餐饮区翻台率高达5-6次,直到晚间仍有食客排队。假日广场则化身网红打卡胜地,“你好中山”文创冰箱贴售出500个仍供不应求,中古风座椅与“地想天开”油画展吸引无数年轻人驻足,餐饮区每到饭点必现长龙,部分商家被迫关闭线上取号系统。

  传统年俗与现代消费的碰撞更添精彩。大信商圈推出“五路迎财神”等12场传统活动,拉动消费超113万元;华发商都“蛇来运转”主题活动中,影院场场爆满、书店销售激增40%;兴中广场以60个美食展位打造“稳食妙会”,配合古董车展与跨界文艺演出,吸引30万客流涌入。

  数据背后是精心设计的消费场景:万象汇将法式花园与岭南元素融合,客流同比激增55%;假日广场提前布局网红探店,用设计感座椅重构空间美学;盒马推出免费礼盒包装服务,用细节提升消费体验。各商场更祭出“组合拳”——68团100餐饮券、满额抽金条、十倍积分等促销手段,配合24小时安保、增设警务岗等保障措施,形成完整的消费生态链。

  眼下,这场春节消费盛宴的余温仍在延续,万象汇已筹备元宵灯谜会,华发商都持续加码促销。当帝王蟹遇见舞狮队,当油画展碰撞美食市集,这些商圈用创新证明:传统节庆与现代商业的化学反应,终将催生出令人惊喜的消费新活力。

  记者手记

  让文化自信与经济活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5年春节,中山文旅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从博物馆的文博热到影视城的非遗潮,从街区的烟火气到镇街的民俗情,从乡村的田园风光到商圈的繁华盛景,中山以“文化+旅游”的双轮驱动,成功打造了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春节盛宴。

  中山文旅的火爆,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无论是非遗巡游、粤剧展演,还是年俗体验、国潮汉服打卡,都体现了中山对文化底蕴的珍视与活化。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市民游客不仅重温了传统节日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正是推动消费新热潮的内生动力,让中山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深中通道的赋能下,中山应继续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同时借助交通优势,进一步拓展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将为中山经济注入新动能,更将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在日前刚刚举办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提出,要着力构建“11138”文旅发展大格局,闯出“文旅兴市”“文旅留人”“文旅带产”的新路子。这是对中山文旅发展蓝图的明确规划,也是对中山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承诺。

  新的号角已吹响,新的征程正开启。站在深中通道的时代坐标上,中山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期待未来,中山能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文化自信与经济活力交相辉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