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焦点 新闻列表
~~~——

 
2025年02 13
乙巳年正月十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5年02月13日 焦点 扩展 收缩 默认

第3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盛大举行,240支巡游队伍阔步前行,社会各界募捐金额达1.63亿元,创历史新高
汇聚爱心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深中一体化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慈善万人行特色方队。
▲“百千万工程”方队。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第3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助力“百千万工程”巡游活动在兴中道上火热举行。
▲“中山治水铁军”方队。
▲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亮相慈善万人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区长洲醉龙表演。
  2月12日,天空虽阴雨绵绵,但挡不住大家献爱心的热情。上午10时,2025年中山慈善万人行·助力“百千万工程”巡游活动正式起步。伴随着熟悉的慈善万人行主题曲,上万人齐聚的兴中道顿时沸腾起来。由中山市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240支巡游队伍沿着兴中道东西两侧阔步前行。

  1988年,为了给孤寡老人募捐善款,中山民间文化人发起了“88敬老万人行”活动。历经岁月洗礼,这一爱心接力从未间断。38年来,已累计募集善款超22亿元,支持了320多项重点公益项目建设,援助了成千上万个困难家庭。本届慈善万人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募捐金额达1.63亿元,创历史新高。

  本次巡游活动中,从企业家到海内外乡亲、国际友人等、经由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集聚兴中道,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深化与这片土地的情感链接。在企业家眼里,参与慈善万人行是其履行社会责任感和表达公益情怀的方式,更是由被动变为主动,去表达共建美好城市、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对于海内外乡亲而言,慈善万人行凝结了海内外游子的一份集体记忆,也是他们感受家乡发展成果,让世界看见中山的窗口。30多年来,慈善万人行增加了城市的文明度,塑造了中山这座城市的博爱品牌。跨越旧年轮,再逐新华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慈善万人行正成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山“百千万工程”落地,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统筹:记者 袁婵 徐世球 吴森林

  文字采写:本报记者 徐钧钻 李颖奇 江慎诺 陈雪琴 王蔚然

  颜子怡 闫莹莹 杨健 李鑫(本版文字,除单独署名外)

  图:本报记者 明剑 夏升权 缪晓剑 文波 王云 张景天

  企业家积极回馈社会

  “政企一起干 奋进百千万!”巡游中,中山市企业家方阵喊着响亮的口号,行进至答谢台前,在答谢台落座的领导嘉宾再一次全体起立,向中山的爱心企业家们致敬。

  当一众爱心企业家倾情奉献的同时,这座刻着博爱基因的城市每年都以盛大的巡游活动给予他们最大的礼赞。

  去年12月5日,建华控股集团总部正式归回中山小榄。巡游活动上,建华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许景新作为爱心企业代表发言时感触地说:“建华集团从一家小型管桩厂,发展到如今位列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始终铭记回馈社会的责任,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多年来,建华集团从灾害救助到济困安老,从助学扶幼到支持家乡全面发展,始终走在前列,仅对家乡小榄的支持,历年捐赠金额总计7120万元。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建华集团通过捐建学校、支持教师培训等方式,为提升中山市及周边地区的教育水平贡献力量。

  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2024年捐赠金额达1800万元,荣获“慈善捐赠企业纪念章金菊纪念章”。公司总经理何盈盈是一名企业二代,她接受采访时说,“公司从2006年开始捐出第一笔善款68万元,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计捐款超过8000万元。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反复叮嘱我父亲,如果赚到钱要积极回馈社会。我爸爸是这样做的,如今我也是这样。”

  在中山,何盈盈亲眼看到,许多公益项目刚发起,一众青年企业家一呼百应。何盈盈说:“中山不但慈善氛围浓厚,慈善机构的项目管理能力也是走在前面,通过定向捐赠,善款总是用到刀刃上。这让我们很放心。”

  最早响应“榄商回归”的企业家胡智荣也深有感受。1988年是慈善万人行发起的第一年。那时,年仅16岁的胡智荣在小榄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一起参与慈善万人行,做过志愿者,给巡游队伍送过保障物品、矿泉水。从小耳濡目染,从事慈善事业、帮助他人的种子在胡智荣心里生根发芽。发家致富后,胡智荣先后向国内各机构和项目进行慈善捐款,总额超过亿元。谈到2025年的慈善计划时,胡智荣告诉记者,今年他除了一如既往地捐资支持文化兴城工作和教体事业外,还准备把位于小榄镇永宁社区的两间祖屋捐给社区无偿使用,用于举办各类健康义诊、反诈骗讲座等社区活动,造福乡里。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和爱的循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家在这片创业乐土上实现了商业梦想后,不忘回馈社会、扶危济困,全社会每年又以这样一场盛大活动答谢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中山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中山市经济促进会会长林伟东评价,慈善让新老中山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是家乡记忆,也是世界看见中山的窗口

  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外乡亲以及国际友人,怀揣着对家乡及中山的深情厚谊与慈善事业的热爱,跨越千山万水,共赴这场爱的盛宴。

  新加坡中山会馆第168届执行委员会会长许国权就与其他4位华侨一起出现在了活动现场,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热络地与其他参与活动的同胞交流。“我们这次参加的5个人,都是专程从新加坡飞回来的。”许国权说,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活动现场,但他却是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的“老朋友”。他不少家人长期居住在中山,几乎年年都会参与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并为活动捐赠善款,“我年年都会看他们拍的万人行现场的活动照片,也有通过家人向活动捐款。”

  许国权在新加坡出生和长大,每年他都会回中山省亲,了解中山发展的最新动态。“中山年年都有新变化、新发展,比起我1981年第一次回来,那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像我前天飞到深圳机场,经深中通道回中山,只花了45分钟,非常方便!”许国权目前在新加坡从事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工作。他表示,中山是“湾区药谷”,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会首先选择回家乡中山投资兴业。

  “太好看、太热闹了!我在国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活动,尤其是那些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彭思韵不断重复说着活动带给她的“惊艳”。彭思韵6岁就跟随父母前往澳大利亚定居,如今她在美国工作与生活。每年春节,他们都会回到中山,与家人团圆,“还是家乡更有年的味道。”彭思韵说,即便是在国外生活,她依然很想念中山的美食,这是在其他地方都吃不到的家乡味。作为海外游子,在外成长与生活的她,对中山始终有种难以言明的情愫,“回来这里就感觉很开心。”

  慈善万人行活动也不乏国际友人。中山市龙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津川大辅2月6日刚从日本返回中山。“特意赶在元宵节前回来,就是要参加这场盛大的慈善万人行,感受中山独特的慈善氛围。”津川大辅表示,此前他曾在上海、山东等地工作生活,但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盛大的活动,中山的慈善万人行让他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包容。

  “慈善万人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山文化的窗口,让更多外国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与理解。”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研究员李鲁(Milembolo)表示,他特别喜欢中山的城市氛围,也愿意在中山长期扎根。

  慈善之爱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如今,慈善之爱的暖流,正流淌到乡村每个需要的角落,筑起乡村振兴的桥梁,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力量。

  上午10时,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百千万工程”工作指导组、全市“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等80余名代表组成的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方队自东线集结点出发,缓缓行至兴中道。只见他们手持“为‘百千万工程’添光彩”小旗帜及“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等宣传标语,展现了全市“百千万工程”工作人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博爱情怀。

  队伍中,神湾镇“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负责人何伟华手拿旗帜、步履昂扬,眼里满是欣喜。“这是我第一次作为镇村工作队代表进入这个方阵,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让我倍感鼓舞和振奋。”作为中山“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何伟华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力量对“百千万工程”的巨大推动作用。

  何伟华回忆道,2024年,中建三局深圳公司和中铁建工集团两家建筑企业慷慨解囊,共同助力神湾镇外沙村安隆街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试点项目。经改造后的房屋整体外墙颇具古韵,与村庄整体环境协调统一。何伟华笑着说:“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不仅为神湾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更让村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巡游中,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晓渝感叹,经过全市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中的知晓率、参与度及满意度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积极献爱心,发挥自身优势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

  例如,知名侨资企业完美公司捐款500万元用于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南桥村农房风貌提升与和美乡村建设;90岁高龄老人卢培林发挥余热,亲手制作了摇船、滑梯等儿童娱乐设施,为乡村文化空间注入了新活力;300家企业与240个村(社区)签订帮扶协议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勾勒出“城乡美”的生动画卷。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市新建农村“四小园”13339个;创建“美丽庭院”6600多户;农房风貌改造提升58975户,全市53个省级典型培育村农房风貌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田间窝棚清拆整改3.8万处;“三线”黑点整治超2.3万个;高速路桥下空间盘活利用达91.77万平方米。

  今年是以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胡晓渝表示,今年全市将持续从党建引领、组建“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将持续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农房风貌外立面改造等“微改造”措施,推动全市所有村居开展一个片区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实现镇村面貌“大变化”。同时,结合绿美乡村、美丽庭院建设,以最低成本呈现最好效果、塑造最美风貌,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新闻特写

  “万人行是家乡写给海外游子的一封家书”

  ——荷兰侨领梁国姿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情缘

  2月12日上午9时许,荷兰侨领梁国姿早早抵达第3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的现场。尽管天空飘起了小雨,但梁国姿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喜悦与笑容,手持小旗迎风挥舞,随着队伍缓缓前行,不时与同行的侨领侨胞交流合影,向道路两旁的市民挥手致意。看到眼前热闹的场景,梁国姿的思绪一下子回到37年前。

  1988年,在中山一中就读高二的梁国姿,以学校鼓号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敬老万人行。那时候的万人行巡游在晚上举行,天有点冷,加上肩膀上的牛皮大鼓有点儿重,还没起步,他的手脚已经僵硬了。“然而一起步就全身充满了力量。”梁国姿回忆,年纪小有使不完的劲,加上道路两旁的行人热情高涨,笑声、喧闹声、掌声此起彼伏,她不得不更加用力捶打大鼓,生怕后面的队员听不到前方的节奏。鼓声咚咚,队伍一路向前,梁国姿心里也种下了一颗慈善的种子。1989年,梁国姿再次以中山一中鼓号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山慈善万人行。

  2月12日,走在兴中道上,看到许多家庭一家老小结伴参加万人行,梁国姿被这样温馨的画面感染。梁国姿的父母也和中山慈善万人行有着不解之缘。她回忆,首届敬老万人行时,当时任石岐实验小学校长的母亲李英贤,毅然捐出半个月工资。梁国姿记得母亲对她说,“这种活动是中山首次,其他人可能认知不深,但我是校长,必须带好头。”父亲当年则接到单位的任务,负责制作单位巡游方阵的横额。提前好几天,父亲就在家里的阳台挑了两条最细的竹竿,中间用一块长条红布连着,连续几晚不停地刻字、剪字,最后把刻好的金字贴在红布上。1990年,母亲还作为首届中山市十杰市民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面。

  父母为善不甘后人的行动和精神至今仍然刻在梁国姿的脑海里,她每年都十分关注和支持中山慈善万人行。大学毕业后,梁国姿远赴荷兰留学创业,后结婚成家,从当年的一名学子,逐渐成长为荷兰广东总会理事、荷兰中山同乡会会长、格罗宁根中文学校家长会主席,为家乡经济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牵线搭桥。

  2018年,为了让出生成长在国外的女儿感受中山慈善万人行的现场气氛,她特意帮女儿请假几天,带着女儿一起参加了第31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她发现,中山慈善万人行的起步点变了、路线也变了,参与的人数增加了,游行队伍由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组成,助兴节目增加许多民间艺术、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在游行队伍中的女儿越来越兴奋,不知不觉间竟偏离原来安排的路线,拿着摄影机把新奇的、震撼的场景记录下来。”梁国姿说,自此女儿对中国、对家乡增添了认同感归属感,对非遗民俗和慈善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荷兰后,每年慈善万人行梁国姿与一家人都守在手机屏幕前观看直播。家乡道路发生什么改变,家乡人的精神风貌如何,巡游队伍有什么熟悉的面孔,万人行活动今年有什么新亮点,他们隔着屏幕都能分辨出来。

  “对于你们每年都走一次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区别。但对于我们来说,每年的万人行就像家乡人民写给我们海外游子的一封家书。”时隔7年,如今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梁国姿带上了德国的合作伙伴亚历山大,邀请他一同感受中山慈善万人行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她继1988年、1989年和2018年参加万人行活动后的第四次万人行。沿途的民俗、非遗表演和市民的慈善热情让这名德国电力工程师目不暇接,连连赞叹。

  万人行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山乃至中国提供了一扇窗口。这次回乡,梁国姿还计划带领亚历山大深入了解中山灯饰产业,探讨合作商机,共同推动中山灯饰照明产品走向德国市场。

  见习记者 李颖奇

  记者 徐钧钻 程明盛

  亮点纷呈

  “深中同城”让人眼前一亮

  投资中山方队中,“深中同城 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KT板格外醒目。这句口号是深中紧密合作的生动缩影,更承载着两地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场面很大,很震撼!”这是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陈安虎第一次亲身参与慈善万人行。去年,该公司新声半导体生产环节签约中山,陈安虎便开启了深中穿梭的生活。目睹万人行盛况,陈安虎盛赞民俗表演的同时感叹道:“作为企业家,有能力的时候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希望我们行走在队伍里,吸引、感染更多投资者加入活动,融入这座城市。”

  据中山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郑冠廷介绍,2024年市招商专班首次举办“向深圳学习”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市镇招商干部集思广益,在推动深中产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上谋深做实——深入研究深圳“20+8”产业集群与中山“十大舰队”产业协作,聚焦强链补链延链,积极承接深圳产业外溢。

  让中山水更清岸更绿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是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在万人行巡游中,有一支水治理攻坚方队。

  这是一支在市委、市政府强力统筹下集结的治水铁军,汇聚水务、环保等多领域专业人才。

  他们扎根治水一线,凭借专业技能与无畏精神全力攻坚,直面难题,只为让中山水更清、岸更绿,绘就美丽水乡画卷。

  中山造“喜洋洋”和“乐融融”亮相

  在热闹非凡的万人行活动现场,中山街舞队的小小少年们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一起亮相,为活动现场增添了别样的动感与活力。

  “喜洋洋”和“乐融融”出自中山企业设计,是地地道道的“中山造”。这是两个吉祥物面世以来首次在中山大型活动中公开亮相,也是国家级体育赛事吉祥物首次助阵中山慈善万人行。

  非遗表演秒成流量密码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穿插在各方队之间的轮番上场表演,成为本届万人行活动的流量密码。

  “哇!”一声惊叹从观众群中传出,只见一团火光在空中闪烁,原来是西区街道醉龙队伍带来的喷火表演。火焰的炽热温度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氛围,也将因细雨带来的阴冷一扫而空。古镇的六坊云龙也在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在龙珠的引领和鼓点的伴奏下,整条龙身灵活地舞动。当天还有崖口飘色、中山罗梁醒狮、黄圃麒麟舞、三角麒麟舞、沙溪龙狮凤鹤、沙涌马家枪等等非遗表演队,让观众们大饱眼福、耳福。

  师生同演“美猴王”

  在众多的巡游和表演方阵中,中山市三鑫学校方阵以其有趣的表演方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快看,真假美猴王来了!”只见三鑫学校社团指导老师石才妥与学生扮演的美猴王身穿华丽戏服,头戴金冠,腾挪跳跃,神态逼真,引得市民阵阵喝彩,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而另一边,该校音乐老师肖小兵带领老师齐声歌唱《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嘹亮的歌声将这份喜悦与温暖播撒在现场每一个角落。

  快评

  以博爱精神铸就城市文明内核

  记者 何腾江

  2月12日,元宵节。一年一度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如期举行。历经38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山慈善万人行已经从一项单纯的敬老扶幼活动,升华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展现出中山市民的博爱胸怀,更凝聚着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磅礴力量。

  于中山人而言,慈善万人行活动已经深深烙印在城市记忆里,不仅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节日,更在一次次与爱同行的步伐中,传承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从最初的敬老扶幼,到现在的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甚至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千万工程”中。慈善万人行活动始终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并被赋予全新的含义——不仅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更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社会风尚,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慈善募捐、践行公益,培养了中山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在润物细无声的点滴善举里学会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继而更加珍视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通过广泛募集资金,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时,社会的稳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慈善万人行的平台,社会各界的力量得以汇聚,共同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这种全民参与的慈善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公益活动的效率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还激发了更多人的爱心和善意。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山市民依然珍视和传承博爱精神。这种博爱精神滋养着中山市民的心灵,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可以说,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已经从一种慈善行为升华为一种城市精神。这种精神以博爱为基石,以慈善为纽带,将中山市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种精神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必将铸就成城市文明的内核,助推中山的全面发展。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