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提案委充分发挥提案助推党委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作用,紧扣质量关键词,引导委员提出有见地、有分量的提案394件,通过强化调研意识,让提案“提得准、写得好、见实效”,持续推动提案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本报记者 陈雪琴
■紧盯内容质量,“炼就”精品提案
质量是提案的生命,决定着提案工作的成效。2024年,市政协提案委紧扣质量关键词,不断提升提案的“含金量”,为服务科学决策、改进部门工作、凝聚各方共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案征集阶段,市政协提案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政协委员的提案线索,确保提案内容贴近实际、反映民意。此外,还加强了对提案内容的审查把关,确保提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共收到提案394件,经审查立案143件,转建议交有关部门参阅251件。为减轻承办单位压力,提升提案办理质量,把立案的36件同类提案打包成17件系列提案,继续开展系列提案集中办理。
市政协提案委还通过评选年度优秀提案,不断提升提案整体质量。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共评出15件优秀提案,这些提案“提得准、写得好”,不仅带动了提案办理质量整体提升,更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聚焦民生关切,持续跟踪督办
聚焦民生热点,持续跟踪督办,才能促进提案成果有效转化落实。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水污染治理、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内容,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活动,提升提案办理质效,促进提案成果有效转化落实,让更多提案“写到”百姓心坎上。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通过提案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言献策,共提交相关提案12件。4月份组织委员赴东区街道开展提案办理民主监督,提炼总结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经验做法,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专题协商,不断提升提案办理质效,促进民生类提案成果有效转化落实,让更多老旧小区“改”到百姓心坎上。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的重点攻坚行动之一,也是不少政协委员重点关注的选题。去年,在“加快推进我市水污染治理”专项民主监督周活动中,多名政协委员前往南朗街道进行实地督导检查。活动中,大家逐一走访了南朗未达标水体“六污同治”,农村生活污水支管入户,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等工作推进情况,并就现场走访实际情况积极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水治理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护航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活动。组织委员前往中山远洋学校、杨仙逸中学开展“护航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民主监督,实地视察学校食堂管理运营情况,调研学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从加强部门协调、加快推进学校食堂自营、完善学校食堂监管、打通家校共管渠道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开展深度调研,提案办出实效
开展深度调研不仅能确保提案的质量,更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让提案办出实效。2024年,市政协提案委聚焦低空经济、渔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多次赴各地展开深入调研。其中,有关低空经济的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去年,市政协分管领导率队前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开展“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华东无人机基地、麦克兰航空,苏州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等地实地走访,并通过座谈及现场交流等方式,了解三地在通用航空发展、无人机技术研究及生产制造、航空电子设备研发、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结合中山低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深中一体化”布局机遇,调研组从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研发生产、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和完善政策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为全市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正是这一次次实地走访调研,才凝聚出一份份有质量、有温度的提案,将桩桩件件市民群众关心的事情落到实处。